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文摘: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后继有人
2017年8月2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苹果日报》发表评论《政治犯将揭开香港民主新一页》,作者李平认为, "双学三子"黄之锋、周永康、罗冠聪被改判实时入狱,是中共港共肆无忌惮地破坏香港民主、自由、法治的邪恶之作,香港"终于有了第一批政治犯"也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双学三子"等年轻政治犯入狱是香港的屈辱,但也可能揭开香港民主的新一页。一方面,国际上不乏经历监狱磨难而成大器的政治领袖,香港越来越多政治犯,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具有反迫害勇气和经验的民主斗士;另一方面,政治犯的诞生会让市民更深切感受到香港核心价值沦亡的危机,唤醒更多人加入抗争。
李平认为, 中共权贵加速蚕食香港,催生了新一代抗争者,中共港共的强力打压,催生了香港第一代政治犯。这一代抗争者、这一代政治犯,与曾参与《基本法》咨询或香港主权移交的上一代民主派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们亲受政治迫害而非统战,由此萌生的抗争意志、抗争理念、抗争方式将有极大改变,不易受中共招安、不囿于常规、不囿于传统,其中必能淬炼出新一代的政治领袖、民意领袖。
中国再造诺贝尔和平奖?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诺贝尔和平奖应该颁给香港的青年政治犯》,作者BARI WEISS建议将于下月开始接受提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考虑香港首批政治犯,三个刚刚被判刑入狱的年轻人。
文章说,自20年前英国将曾是其殖民地的香港的管辖权移交后,这座城市一直按"一国两制"的原则运行。但这越来越像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这些年轻人正在发动的这场斗争,远远大于他们的未来,甚至比香港本身更大。他们和其他著名的运动领袖一起,逼迫实行威权主义的中国履行自己的国际和政治承诺。几个大卫能追究歌利亚的责任吗?(圣经故事中,英雄大卫杀了巨人歌利亚--译注)向他们颁发诺贝尔奖可能会起到帮助作用。
香港司法界角力,建制派占优势
台湾《上报》发表评论《香港进入"司法界政治化"时期》,作者李芄紫指出,在三权分立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司法是独立的,意味着没有人能干预法官的裁决;但司法界远不是独立的,同样也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在审理类似香港这类有关公民权利的案件,如果没有先例,大多会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能得到何种结果,就要视乎当时高院大法官的组成了。
香港现在也很可能到了司法独立但司法界不独立的关口。可以预期,在可见将来,中共与建制派将努力在法官界渗透,而法官界的自由派,也会努力抵制之。香港政坛的角力,将延伸到最后一块净地。可是香港没有真正的选举,无法像美国那样通过两党的平衡而保持司法界的平衡,因此,可以预期,香港司法界的这种角力,终究还会是建制派取得优势。
法治离不开民主
香港《明报》发表文章《今日香港:威权式法治的另一案例》,作者黎恩灏指出,在威权政体之下,只有以法管治(rule by law),法律不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防线,而是巩固政府权力的管治工具。法治与法管(以法管治)在理念上南辕北辙,前者强调以公正的法律限制政府,保障人权;后者则将法律从属政治权力。
作者认为,实现法治不会因为香港已经有真正的法治,而是因为相信落实法治所必需的民主制度。香港人也不能再眛于迷信殖民年代留给我们的"法治"面纱,而要认清:中国法制打压人权,不等于英国遗留的法制全面体现法治。在香港推动民主运动,和推动体制去殖化以达至真正法治,其实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