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看中国
2012年10月5日1964年由奇坦·安南(Chetan Anand)执导的电影《Haqeeqat》,意即"真理",就属于少有的几部以中印边境战争为题材的的宝莱坞电影。正如片名所称,安南试图通过电影的手段,从印度的视角出发,描述1962年10月发生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上、在极端艰苦的气候条件下的那场战争给士兵带来的苦难。1970年,奇坦·安南的弟弟戴夫·安南(Dev Anand)执导的《Prem Pujari》也以中印战争为题材,把中国人描绘成十恶不赦、甚至以开枪打死跑进中国境内的狗为乐的坏人,并对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说法大为嘲讽。尼赫鲁曾长期注重中印友谊,把中国人称为"兄弟"。
坏人和滑稽模仿的对象
不过印度电影出现的中国人并不只当坏人,中国人也常常是滑稽模仿的对象。1958年,宝莱坞一代艳星、享有舞神之誉的海伦(Helen)以影片《Howrah Bridge》(郝拉桥)一举成名。片中她凤眼扮相,手舞玲珑扇,唱一曲《Mera nam chin chin chu》(意即我的名字叫Chin Chin Chu),把片中的男性们勾引得神魂颠倒。这首歌的歌词毫无意义,旋律简单让人听之不忘,曾红极一时。
2009年,又有一部影片以中国为滑稽对象,即功夫喜剧片《Chandni Chowk to China》(《月光集市到中国》,又译《从印度到中国》),但该片票房结果并不很佳。片中,印度超级影星阿克谢·库玛尔(Akshay Kumar)扮演了一个在德里老城著名的月光集市区工作的小厨。两名中国人认定他就是自己家乡一位英雄的转世,因而把他带到遥远的中国。当然,阿克谢在中国必得经过次次险情考验,最终皆大欢喜。
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不过,宝莱坞的影片很少涉及国外。有的话,也首先是天堂般的瑞士。如果内容不是在绿色山谷中的莺歌燕舞,其镜头则会对准像伦敦这样的大都市。印度人对此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很多印度人在那里学习、工作、生活。影评人布拉马特麦(Ajay Brahmatmaj)自己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生活多年,他表示,虽然一些印度电影也进入了中国,但印度的电影人还是感觉以中国做题材很困难。虽然历史上有过像东晋高僧法显、唐僧玄奘这样的人物到过印度,试图在两国之间搭建桥梁,但拍摄历史影片,成本极高。"宝莱坞的电影就是要有舞蹈、音乐、动作、乐子。反映历史题材或人物的电影,和宝莱坞不相称。"
对中国成就的钦佩
不过现代化的中国,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成就,还是令印度电影人着迷的。印度导演班纳吉(Dibakar Banerjee)今年夏天就推出名为《上海》的影片,把上海和上海的繁荣发展视为梦幻般的样板。不过影片中表现的印度并非真实的印度,而是假想的、充斥腐败和犯罪的印度,作为上海的对立面。影评人布拉马特麦表示,印度导演即便有机会到中国拍片,也根本想象不出该怎么拍。"一方面是语言问题,其次是天气。如果再从拍电影的角度来看的话,中国人的面孔对印度人来说还是挺陌生的。印度人更熟悉的是欧洲人的面孔。"
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印度电影
中国影院几乎不放映什么印度电影。中国每年只许进口20部外国电影,过去甚至更少,因此中国观众看到的主要还是好莱坞的影片,或者韩国电影,后者在文化上更接近中国。不过2011年,由印度超级明星阿米尔·汗(Aamir Khan)主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却得以进入中国,获得巨大成功。
拉兹· 卡普尔(Raj Kapoor)执导的《流浪者》(Awaara)可谓是印度电影进入中国的先驱之一。今天还有很多年纪较大的中国人,说起印度人,就认为女的该像丽达,男的该像拉兹--《流浪者》的男女主角。影评家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成功,是因为它的主调很接近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不分贫富贵贱,人人平等的理念。曾撰写过卡普尔传记的楚克泽(Jayprakash Chowkse)表示,许多电影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但电影也可以起到牵线搭桥,改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但为此我们需要政治上的协助。我们的电影应该在中国放映,但反过来,印度也应该向中国电影敞开大门。"楚克泽强调说,印度和中国这两个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国家应该强调其共同之处,并举例说:"甘地在中国也受到无限崇敬。"
作者:Nikhil Ranjan 编译:施彦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