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出口亚洲有很大潜力
2007年10月4日去年,德国对亚洲的出口率大幅度上升,达到20%,远远超过平均值,出口总额高达870亿欧元。今年头半年,又上升近11%。在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的德国企业有3200多家,包括所有的大公司及众多中型公司。但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主席汉布莱希特仍抱怨德国企业对亚太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这一地区的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他说:“比如日本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全部挖掘出来。还有韩国,新加坡,或者说整个亚洲,甚至往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们忽视了所有这些地区的市场。我们在整个亚洲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们对亚洲的出口才占德国出口总量的10%。可以想象这里的潜力还有多大。”
对德国来说,本届首尔亚太经济会议的重点就是如何进入这一地区的市场。德国对外经济办事处在其出版的刊物中指出,这次亚太经济会议给德国提供了机会。如果中国经济仍以超过10%的速度发展,那肯定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的投资,而且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大。而这几个领域正是德国的强项。印度工业对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特别对机床和纺织机械以及食品包装设备等的需求在增加。马来西亚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在高负荷运转,它在石油化工方面的设备几乎全部趋于老化,因此马来西亚正在计划购置新的设备。台湾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印度尼西亚也有改善基础设施的计划。
已经跻入工业国家行列的韩国是德国在亚太地区除中国和日本外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间的贸易额自本世纪以来翻了一倍。德国在传统上与韩国有着良好的关系。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巨大,有2二百多亿欧元。韩国人十分喜爱计算机游戏。德国市场上的超薄液晶屏幕大部分来自韩国。韩国几乎在各个领域,如钢铁、汽车制造以及化工等,都有很大的企业。德国与这些大公司都有合作项目。那里的国民经济高度发展,德国在韩国的潜力也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汉布莱希特认为,尽管已经有许多德国企业活跃在亚太地区,但那里的机会仍旧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亲自在香港开展了巴斯夫公司的生意。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当时在中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如生产开关柜的利塔尔公司、生产激光机械的特鲁普夫公司、生产膨胀锣丝的菲舍尔公司以及许多其它公司都在中国获得了成功。
德国企业在亚洲需要政策的保护,特别在一些敏感领域,比如技术出售、市场进入、强制性合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德国企业在亚洲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仿冒产品。
对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来说,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出口及投资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广泛长期的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很大的利益。本届亚太会议的主题是“合作、革新、持久”。因此该委员会也热心为亚洲公司来德国投资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