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还是科研重地?
2007年12月11日布隆斯菲尔德(Lucas Brunsveld)是荷兰人,分子生理学家,和世界各地都有联系,可以在世界各地从事科研工作。但一年前,他却来到德国多特蒙德的马普研究所工作,组建自己的科研小组,原因是在此之前,他荣获德国教研部和德国洪堡基金会共同颁发的国际上奖金最高的科学奖之一——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奖。该奖2001年设立,旨在表彰和吸引学术成就卓越的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如果获奖者愿意到德国工作四年,主持一个科研小组的工作,便可得到高达120万欧元的奖金。这项吸引国际尖端人才的举措已经为德国带来了可见的成效。迄今为止,已有57名科学家荣获这一奖项,其中不少人已经结束了为期四年的在德研究工作,而在这些人当中,已有三分之二在项目结束之后留在了德国。就是布隆斯菲尔德也对能到德国进行科研表示非常满意。他说:“当然,德国在科研领域还有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德国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质量还是很好的,比如说我所在的多特蒙德的马普研究所,科研条件就非常出色,汇聚了国际科研精英。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有一半是外国人,都是为了科研来到多特蒙德,我很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然而,德国并不是所有的年轻科学家都拥有这样好的科研条件。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主席克莱纳(Matthias Kleiner)就很清楚,恰恰是德国的科研后继人才面临的困难相当大,得到的待遇很差:工作合同都是临时性的、报酬不高、终日提心吊胆害怕被体制淘汰。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克莱纳对此很不满意,希望予以改进。他说:“目前最让我头疼、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待德国学术界的年轻一代。”
其他国家就做得比德国好,比如说美国。科学家都赞扬美国的科研条件好,气氛好,工资待遇也明显高于德国。因此,德国许多优秀后继人才宁愿“背井离乡”、到大洋彼岸施展才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点德国政府已有所意识,被迫投入巨额经费,试图使德国重新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科研重地,比如说,政府拨出19亿欧元的巨额资金展开的“精英大学”称号竞选活动,就是加强德国科研实力的措施之一。该活动只聚焦科研,对此德国社会也有批评意见,比如德国联邦总统克勒就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将来能够在更多领域开展这样的倡议活动。他说:“将来的竞选活动也可以生成完全不同的排行榜。比如说,如果评选标准更符合文科的特点,或者也更多地考虑教学质量,而不单把科研放在首位的话,排行结果就可能不同。”
德国总统在此提出的批评代表了德国社会不少人的意见,那就是在德国,科学家的声誉主要取决于他的科研成果,教学业绩往往受到忽略,因此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但如果搞不好教学,后继人才的质量就有问题,因此,德国国内外的科学家经常都对德国的学术体系抱有怀疑态度。据统计,美国、法国、英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科研后继人才来自国外,而在德国的博士生中,只有14%来自他国。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秘书长博德(Christian Bode)却认为,这并非德国特有的现象,而且,德国现在正在改进。他说:“在对国际年轻学者的吸引力方面,我们是有些落后。在某些学科领域我们甚至有些青黄不接。但我也可以从正面来看这个问题,那就是通过我们的科研促进计划,通过我们在高校外开展的倡议活动,我们现在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吸引年轻有为的优秀科学家在德国落户。我们估计可以以新的形式,新创大约6000个博士生位置。我们必须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后继人才到我们这里攻读博士学位。这样做才符合我们的利益。”
从博士生鼓励计划,到奖金丰厚的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奖,为了改善德国科研界的形象,德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方方面面的措施。但问题是,要想持续加强德国作为科研重地的意义,单靠吸引和支持少数几个人是不够的。学术界的运作道理其实就像体育界一样:只有基础雄厚,才可能保持前列。换句话说,德国必须加强重视广泛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