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大片还是日常办公?
2015年3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您是德国公民,那么就请到我们这边来",一名士兵身后的背包扩音器中响起这样的话语,"我们是来帮助您疏散撤离的。"工厂门口站着一群年轻男子,十几个带着武器装备的联邦国防军士兵将他们围在工厂区之内。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咄咄逼人。"为什么他们现在可以进去,而我们不能?"一名男子在大门口高喊道。一名士兵牵着警犬挤进人群当中,心理战小分队的一名士兵则试图用威胁--类似"如果您要在这里引起不快……"--和安抚--"如果您保持冷静,一切都会好的"--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人们的情绪。
"我们今天在这里进行从危机地区疏散平民的演习",第26空降旅的指挥官盖伦上校(Stefan Geilen)向记者介绍道。"我们15年来一直肩负着这一职责。"该旅的3800名士兵都属于联邦国防军的"快速反应部队",主要使命就是在外国进行平民疏散撤离、帮助解救人质以及执行"针对非常规武装力量的行动"。
类似机场登机程序的撤离行动
这次为期十天的演习模拟了各种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行动,这次则是在靠近法国边界的小城萨尔路易(Saarlouis)一家煤炭发电厂举行。盖伦解释道:"我们的任务是把这家工厂里的德国员工全部撤离。"这样的场景模拟是非常贴近现实的:2011年初,联邦国防军就受命从内战爆发的利比亚,帮助在石油企业工作的大约一百三十名欧洲籍工程师和工人撤离,该行动代号为"珀伽索斯行动"(Operation Pegasus)。然而这次行动却造成了政治争议:根据宪法,德国武装部队在海外的行动必须事先获得联邦议院的批准。因此,目前联邦宪法法院正在对这一行动是否应该事先寻求议会首肯进行审议。
"这次演习中有十五名德国公民需要撤离",盖伦上校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参加演习的大约五百名士兵的车队抵达现场之后,实枪荷弹的士兵迅速在工厂厂区内分散开来,以对工厂大门附近的一座车间进行守卫。在那里,将要被撤离的"德国公民"正在通过一种类似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程序:军警与一名"使馆工作人员"逐个检查他们的身份证件,确认他们的名字是否在外交部提供的侨民名单之上。
在危机情况下,德国外交部可以向联邦国防军发出所谓的军事撤侨请求。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在危机出现时,外交部首先会发出警告,建议公民不要千万相关地区,接下来的一步是所谓的外交撤侨。在也门发生政变之后,外交部首先要求所有德国公民离开该国,在两周之前最终撤离了所有使领馆人员。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联邦国防军出动: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以几百欧元的价格买到从萨那飞往法兰克福的普通民航机票。
根据联邦国防军在波兹坦的行动指挥中心提供的消息,除去颇受争议的利比亚撤离行动之外,历史上联邦国防军一共参与过两次撤离公民的行动。一次是1997年的阿尔巴尼亚所谓"彩票起义"引起的社会大动乱,德国空降兵帮助大约八十名欧洲公民撤离。还有一次是2006年黎巴嫩战争期间,联邦国防军帮助大约六千名德国公民离开了该国。
回到演习现场,所有经过检查登记的"德国公民"都被送去接受安检。经过随身包袋的检查和贴身搜查之后,他们在等待区域坐下等候。一位刚进来的人抱怨自己头疼欲裂,无法独自行走。由于医生正在为一名"重伤员"进行救治,上前照顾他的是一名救护助理。和其它的演习现场一样,这里也站着一位裁判,带着墨镜蓄着络腮胡,对现场参加演习人员执行的每一个步骤包括错误进行详细的记录。救护助理为这位头疼患者进行了检查,血压为137/75,眼睛发红,他询问道:"您过去几天有没有出现呕吐症状?"
有条不紊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合作",军队新闻官莱纳尔(Lars Renner)表示。士兵们各司其职,不慌不乱:这样的撤离行动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动作片里的劲爆场景,反而更像是德国某个行政机构的日常办公。
当然,演习中也有出错的时候。比如这位辛苦的救护助理,始终没有发现自己的病人模拟的病症其实是脑膜炎。他已经给病人打上了静脉注射,送进了一辆救护车里。救护车的空间狭小,因为它和其它所有参加演习的车辆一样,都需要通过一家运输飞机或者直升机进行运输。助理爬进救护车--哎呀,又犯错误了,他的背包掉了出来--按照规定应该是人先上车,再把行李装车。裁判不动声色地做着记录。
在附近的草地上,一架直升飞机已经着陆。用担架抬着"重伤员"的士兵在旁边等候。排在后面的是那名没有得到诊断的病人。车间里剩下的十三名"健康公民"也坐进了汽车。在两个半小时的演习之后,车队又像来的时候一样,列队离开。由于发动机全都做了消音处理,因此现在这个厂区又恢复了安静,一切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大家都表现得怎么样呢?现在还很难说,女新闻官逊贝格上尉(Anne Schönberger)表示。裁判和演习领导小组还要对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评分。演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问题和不足:"如果我们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的话,那就不需要演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