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闭幕-章子怡淡看结果
2009年2月16日2月份的柏林寒风料峭。9日晚7点50分左右,身着灰色晚礼服、外披毛绒坎肩的章子怡出现在Goya大剧院门口,被恭候已久的记者团团围住。此时,她是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席欧洲电影新星的庆祝晚会,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影星。对此,章子怡感触很多,"我觉得还是很荣幸的,因为差不多也是十年前,我是第一次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很幸运地来到柏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得了银熊奖。那时候我差不多19岁吧。所以今天我想,意义其实蛮特别的。因为今年这十个演员都非常优秀,而且大家都是很年轻的新一代。所以我觉得是一个big honour吧。"
如果说,《我的父亲母亲》开启了章子怡演艺事业的大门,那么2000年的《卧虎藏龙》则是载她驶往好莱坞的快车。短短几年间,章子怡佳作迭出、人气飙升,从一个胡同女孩儿一跃成为引人瞩目的国际明星,除个人努力之外,也是与演艺界同仁的支持分不开的,"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帮助我、提携我,大家从工作关系变成好朋友,例如很多很优秀的导演:李安、张艺谋、冯小刚,包括这一次的陈凯歌导演,所以我都很感激这些友情。这十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蛮多的。我想,成长的脚步是通过每一部电影、每一次经历、每一个角色走过来的。"
个人命运往往被染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色彩。章子怡的10年成长之路也可谓是中国电影蜚声海外的一个缩影。就历届获奖名单来看,柏林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影人的福地。例如自2000年张艺谋檎熊以来,大陆导演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2001)及《左右》(2008)、李杨的《盲井》(2003)、顾长卫的《孔雀》(2005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2007)也都有所斩获,获得了五银一金的好成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认为,"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包括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对中国更加关注,我觉得,电影获奖首先是和这个大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电影上的发展和进步。说白了就是,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奖的作品也可能不是当年最好的作品。中国观众应该对此有一个比较清醒和理性的认识。"
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跻身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梅兰芳》已在中国内地创下了1.5亿的票房业绩。但对该片的艺术成就,影评界却是毁誉参半。导演陈凯歌本人也用"诚惶诚恐"来形容该片的拍摄之难。因为,要翻拍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人物的一生本来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有评论指出,陈凯歌既要顾及梅兰芳在世家人的感受,又要看广电总局的脸色,扛着一副"纸枷锁",在多方利益的制衡之中,缩手缩脚不得施展,没有勇气将聚光灯投向历史的阴暗处。"到头来不过是用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对同一个人做同一种'神化',延续过去主流意识形态对他的完人定论。"
著名学者、文化和思想批评家崔卫平指出:"影片把很多笔墨放在梅兰芳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上面,放在成名这件事情上面,而我本来期待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主要面临的还不是与别人相比,自己怎么怎么有名,而是艺术的追求。我觉得没有看到梅兰芳的艺术道路的形成,人物塑造不够内在,缺乏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追索。"
《梅兰芳》颗粒无收,倒是没有出乎崔卫平的预料,"一点儿都不奇怪,要是获奖倒是奇怪了。"
在影片中饰演孟小冬一角的章子怡态度超然, "其实我没有想太多,我觉得能够代表中国电影来参赛,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赞赏了。所以结果都不太重要。"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