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您”、还是“你”,怎样称呼才合适?
2004年1月28日过早地用“你”显得不够客气,而坚持不懈地用“您”却又有僵硬呆板、缺乏现代精神的嫌疑。当年,互联网带动网络公司的鼎盛时期,企业内部,不论地位的尊卑,官职的大小,大家一律平等,以“你”相称。可这一时代很快过去了,现在,人们好象又开始回味客客气气、彬彬有礼的日子来。
不用回顾得太久远,80年代中期,“你”称被普遍接收,广泛使用,甚至有人猜测,用不了多久,“你”称便会大获全胜,作为主流称谓独立于世。然而,就在去年,德国著名的阿轮斯巴赫民意调查研究所公布其调查结果时称,称谓方面现在出现了转机的苗头,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使用“您”来称呼对方。10年前,16岁至29岁的青少年中,59%更喜欢用“你”,而现在只剩下了48%。
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德语协会也在关注着这一语言上的变化。该协会的研究人员孔茨施认为,用“您”来称呼并不只是表达距离,同时也有尊敬的成份。此外,德语中使用“您”或“你”不光取决于年龄,方言、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使用“你”比较普遍的地方如剧团、大学、音乐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体育界也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你”。
除此之外,即便是时代跨入了21世纪,过去残存的一些特使形式还是存在。曾经被语言学家定名为“汉堡式您”的模式,也就是采用前名(名),配以“您”的混合式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人们青睐,可是现在却好象进入了复兴的年代。大学里,教授们常常用这种方式来称呼他们的助手,这样既有亲切感,就能够公事公办,拉开距离。有时家长用这一方式称呼其成年孩子的朋友。一般来说,同龄人当中,或是同样级别的人,这一办法行不通。
在德国超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场面:一名收银员问另一名收银员:“麦尔女士,我问你,西红柿多少钱一斤?”专家对这种模式的解释是,一方面顾客面前公事公办,另一方面同事间的友谊也应显现出来。
在工作地点不能强迫对方以“您”相称,这一权利不存在,这是1998年一个州级法院做出的裁决。一名45岁的部门经理起诉,控告他供职的H & M 时装公司对他这名45岁的部门经理不够尊敬,大家都以“你”来称呼他。德国人认的就是法。裁决之后,这名部门经理也就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