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毒品生意错综复杂 军方坐收渔利
2016年7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毗邻中国边境的缅甸克钦邦,成千上万人蜂拥而至鸦片种植地,他们戴着黄色头盔和围脖,手持匕首和镰刀,戮力毁掉罂粟。就像自愿军一样,他们属于基督教组织帕亚桑(Pat Jasan)成员或支持者。今年2月,毁罂粟行动几乎导致暴力:农民起而反抗,堵住公路,对峙数日。农人们虽担心自己的微薄收入,但毒品生意的真正获益者是别人。首先便是军方。专家们指出,直到2011年交出部分权力,军方一直在盘剥着国家。
背后是民兵和中国商人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教授梅汉(Patrick Meehan)指出,自2006年以来,缅甸的罂粟种植面积扩了一倍以上。联合国估计,全球四分之一的罂粟种植地在缅甸。联合国发表的2015毒品报告指出,这个前军政权国家已成为全球仅次于阿富汗的第二大海洛因产地。其他的毒品交易也在该国火爆:警方新近刚在克钦邦查获2100万冰毒片。
缅甸首都内比都警察总部一名高级警官对德新社表示,大家都知道,谁是幕后牵线人。他指出,那都是有巨大影响力的商家,其中很多人与有权势的将军们关系密切,要抓捕他们,难于登天。内政部副部长昂索(Aung Soe)也在议会承认,毒贩子后面有武装团伙。不过,他本人就是少将。他只是指控分离势力叛军要对毒品问题负责,而对军队在毒品领域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只字不提。
在军政权暴力统治期间,位于印中两国间的这个多民族国家内,的确有众多叛乱组织通过鸦片种植筹资。少数民族聚居的掸邦最大叛军之一的和平动议主席塞克(Ywad Serk)表示,以前,鸦片是"叛军的货币"。2011年军政权结束后,许多反政府组织放下了武器。他指出,现在,尤其是民间武装控制着毒品交易。
缅甸人所说的民间武装指的是地区较小的战斗团体。这些民兵组织始终协助军方制约分离组织。梅汉指出,它们从未得到过正规军饷,但军方以"生意机会"作诱饵。具体而言是这样的:民兵组织被允许向鸦片种植农收税、经营海洛因制作坊,并从越境中国的迅速膨胀的毒品贸易中获得好处。作为交换,军方在毁灭毒品计划的落实上按兵不动。军队司令官们坐收渔利,被认为是题中应有之义。
梅汉指出,如此,军方间收"一石二鸟"之功:民兵的存在保障了军队从毒品生意中分利;同时,军队则又能依靠民兵阻止毒品生意重新落入分离组织之手,从而防止其有可能获得再度发动游击战的经费。
今年4月上任的半世纪来首个真正的文职政府将打击毒品列为最优先政务。5月,政府启动了百日灭毒计划。总统府副主任赫塔伊(U Zaw Htay)强调,"毒品威胁着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人"。不过,梅汉指出,如果各有关方面不能、或无意解决势力仍强大的军队参与毒品交易问题,则打击毒品的战斗不会有大的成果。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