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繁
电视直播节目
最新视频
焦点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特朗普
广告
航天
航天指与研究和探索外层空间有关的领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赢得太空竞赛 方能赢得体制竞赛
《西南新闻报》认为,如今的西方依然需要阿波罗登月那样的超级工程,从而赢得与中国的新冷战。《南德意志报》则抨击西方科技企业搜集公民个人数据,认为这种行径堪比中国的全面监控制度。
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名人妙语
半个世纪前的美国载人登月计划,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表面,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语录。
“阿波罗11”登月50年:中国如今征服月球
半个世纪前,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由此,美国赢得与前苏联长达10年的太空竞赛。今天,中国正在征服月球。
印度临时取消“月船2号”发射
印度的的登月计划已经被多次推迟,现在,发射计划再次失败。载有印度登月探测器的“月船2号”火箭依然停留在地球上。
中国计划启动小行星探测项目
中国国家航天局近日称,计划启动雄心勃勃的小行星探测项目,并邀请合作者搭载该探测器从事实验。
微软创始人遗产:世界最大飞机完成处女航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不再是空客的A380,而是刚刚在美国加州首次升空的“平流层发射”巨型双体飞机。这个庞然大物飞行高度超过5000米,但和其它飞机相比,它却非常慢,飞行速度最高“只有”300公里/小时。
以色列本有望成为成功登月的全球第四个国家,但在最后一刻因航天器出现技术故障而失败。
以色列本有望成为成功登月的全球第四个国家,但在最后一刻因航天器出现技术故障而失败。
中国明年进军火星 太空热席卷民间
从硬任务到软实力,中国正掀起一股太空热潮。 今年一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成就中国和人类的第一次。 趁着全国两会聚集中外媒体的镁光灯,当局也把握机会宣传一系列太空大计。
以色列月球探测器进入太空
随着以色列“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的发射升空,以色列在登月道路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如果这个探测器能够完成任务,这将是完全由私人资助的第一次登月。
特朗普签政令欲建太空部队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效法他的前任榜样里根,推出自己的“星球大战”计划,实施太空军事目标。但这样一个项目耗资巨大,能否获国会批准,还是未知数。
预约人造流星雨?日本新创公司出奇招
一家日本公司日前向太空发射了一颗装载"流星粒子"的卫星。若测试成功,人造流星雨将成为可以"私人定制"的产品。未来,消费者可以指定时间和地点观赏流星雨,其亮度和色彩甚至超越天然流星。
太空垃圾怎么办?绳索激光把事干!
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可不止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还有75万余枚大小不一的太空垃圾,它们对正常运行的航天器构成了巨大的风险。1月22日到24日,欧洲空间局的专家们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测控中心召开会议,商量对策。
星际争霸开战?特朗普欲投资太空导弹
美国政府致力于扩充军备,现在公布了新的导弹防御战略,计划为研发太空导弹防御系统再次进行投资,旨在与朝鲜、俄罗斯和中国的武器抗衡。
中国棉花 月球发芽
本月初刚刚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陆,“嫦娥四号”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就长出了第一株绿色植物嫩芽。
德语媒体:“嫦娥”探月与“中国梦”
中国空间探测器“嫦娥4号”实现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成为上周国际媒体关注的新闻。德语报章的周日版继续讨论这一航天使命对于习近平的“中国梦”、以及对世界所具有的意义。
星际争霸:美中太空竞赛时代即将到来?
二战后的数十年里,处于冷战中的美、苏在航天领域展开剑拔弩张的竞赛。然而如今,最让华盛顿警惕的是中国的航天项目。
专访:德国专家“怒赞”中国航天
中国成为将探测器送往月球背面的首个国家。此举意在何为?政治、强权、形象?——德国航天专家洛伦岑(Dirk Lorenzen)表示,这全属“无稽之谈”。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嫦娥四号使命主要与科学有关。
德语媒体:阿姆斯特朗从未到过的地方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是周五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德媒指出,在美国完成首次登月50年后,宇航再次成为体制竞争的象征。
嫦娥四号登月 人类首次掀开月背面纱
经过三个多星期旅程,中国探测器“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成就人类史上第一次。中国这一步宣示了其技术的飞跃,在人类重返月球的竞赛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太空遨游200天 德宇航员重返地球
在太空呆了近 2 0 0天之后, 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和另外两名宇航员一起安全返回地球,圆满完成此次航天使命。
“嫦娥”再奔月 德国正“搭车”
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周六凌晨发射升空,并将在一个月后尝试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在德国北方波罗的海之滨的基尔市,几名科学家正紧张、兴奋地关注着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消息。
合作太空 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升空
周一,第一颗由中法两国共同研制的卫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将被用于全天候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变化,使飓风预报更加准确,并可以提高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豪花百亿对抗俄中 美“太空部队”2020成军
军事竞赛上太空。美国宣布将在2020前成立太空部队,正反方意见交锋。面对不确定的国际情势,这是未雨绸缪还是多此一举?
泽林视点:火星上讲中文?
中国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对于欧洲的宇航机构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像探索火星、月球空间站这样的大型项目,欧洲人已无力独自实施。
“联盟号”升空失败 两名宇航员成功紧急降落
在哈萨克斯坦发射升空的一枚“联盟号”火箭出现故障,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两名宇航员已紧急降落,成功脱险。
飞向月球 欧洲为何想和中国合作?
冷战的年代,太空是美苏之间的较量舞台。如今,耗资巨大的航天事业越发依赖国际间的合作。不论是探索遥远的火星,还是“近在咫尺”的月球。
躺着挣钱 真有这等美差?
这简直就是懒人的福音!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目前正在招收24名志愿者,要求其连续卧床60天,并检测其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志愿者获得的报酬也相当丰厚:1.65万欧元。但是,这一试验远没有想像中的轻松。
日本富豪成为SpaceX太空之旅第一人
SpaceX终于公布了首位月球旅行的乘客身份--日本富豪、企业家前泽友作。据SpaceX老板马斯克介绍,这次旅行大约为期一周,时间定在2023年,行程中不包含登月。
俄太空舱内壁有个洞,谁干的?
俄罗斯宇航局负责人宣称,可能有人故意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太空舱内壁钻了一个洞。。
西格蒙德·亚恩 ——进入太空的第一个德国人
40年前的8月26日,来自前东德萨克森州的西格蒙德·亚恩成为飞往太空的第一个德国人。在当时的东德,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件。
蔡过境美待遇提高?分析:延续性大于突破性
蔡英文这趟外访两次过境美国被舆论喻为具多重突破。在美中台三角关系扑朔迷离的情势下,蔡英文此行真的有意外收获吗?台湾中美关系学者丁树范向《德国之声》分析个中含义。
美发射“帕克探测器” 探索太阳更近一步
美国太空总署发射了一个太阳探测器“帕克”号,应用了最新科技,预计将进入太阳日冕层。
欧洲枯黄一片 太空肉眼可见
德国宇航员格斯特从国际空间站发回的照片显示,以往郁郁葱葱的欧洲大陆,如今看起来一片焦黄。欧洲今年夏天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植被受到了显著影响。德国、甚至是北欧也都频繁出现森林火灾。
从苏格兰升入太空?
英国计划自建宇航发射中心。数年后,首批航天火箭就有可能从苏格兰萨瑟兰郡(Sutherland)的A'Mhoine半岛发射升空。
土卫二有望成为新地球?
去年完成使命、坠入土星大气层的卡西尼探测器,为科学家留下了丰厚的数据遗产。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学者分析数据后认定,土卫二很可能拥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不过:土卫二的表面温度仅有摄氏零下198度。
《2001: 太空漫游》——50年的经典
50年前,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s)的这部科幻史诗级电影开始上映。如今,法兰克福电影博物馆为推出相关展览。策展人赖希曼(Hans-Peter Reichmann)接受德国之声的专访。
德国宇航员格斯特开始第二次太空之旅
周三中午时分,德国宇航员格斯特搭乘联盟号飞船升空,开始了他第二次太空之旅。抵达国际空间站后,他将参与一系列科学实验。
嫦娥未动,鹊桥先行
周一凌晨,一枚中继通讯卫星从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奔赴位于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L2点。这枚名为“鹊桥”的卫星,将为预定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探测器“搭桥”,在其着陆月球背面时提供中继通讯。
再探火星!NASA“洞察号”启程
研究火星的科学家又有了一枚“新玩具”:美国宇航局着陆器“洞察”(“InSight”)升空飞往该星球。今年11月底,InSight将登陆火星,然后,深入探究火星之谜。
星际殖民?NASA将人类精子送上太空
将来,人类在进行漫长的太空旅行时,是否能够实现种群的繁衍?为了解开这个事关人类兴亡的大问题,美国科学家决定先设立一个“小目标”:探究失重环境下人类精细胞的反应。
飞船再利用 SpaceX执行太空补给任务
周一,Space X 成功将过去使用过的部件再度发射到外太空。这个做法有望大幅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德语媒体:北京尚未动真格!
中国出手了,北京宣布对美国进口的一些产品加征关税。有德语媒体认为,涉及关税仅30亿美元的规模表明,中国并没有真与美国打贸易战的意思。此外,"天宫一号"重返大气层也是德媒关注的一个话题。
天宫重返大气层 落地前烧毁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一如预测,在4月2日再入大气层烧毁。也符合航天专家预测,大多数器件再入大气层过程中已烧毁。
天宫即将坠地球,各国专家不担心
据中国航天局以及欧洲空间局的最新预测,“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将在4月2日再入大气层烧毁。由于中国航天部门两年前就失去了与该航天器的联系,因此无法准确控制其落点与再入时间。航天专家表示,残骸导致地面人员伤亡的概率极低。
百年大计:“锤”击“不死鸟”
根据最新测算,2135年9月25日,一枚叫做“不死鸟”的小行星将“危险接近”地球。美国宇航局估计,这枚直径500米、7900万吨重的天体将有1/2700的概率撞上地球。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在为一个多世纪后的潜在危险制订预案。
美国打算停资国际空间站 ISS要私有化?
国际空间站(ISS)预计将服役至2024年,之后它的“所属”问题或有变化。
大火箭载着马斯克的超跑车奔火星
当地时间周二下午,航天科技公司SpaceX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了当今全球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公司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由此将他的特斯拉电动跑车射入了太空、送进了前往火星的轨道。
欧洲航天局:天宫一号料两个月后重返大气层
退役的中国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从2016年秋起脱离运行轨道。欧洲航天局专家周一表示,预计该飞行器可能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之间返回地球大气层。不过,其中无法烧毁的残骸在坠落地面时造成危险的几率很低。
时隔45年,美国将重返月球?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计划让美国宇航员重新登月,甚至也为日后登陆火星做准备。不过,这位美国总统并没有透露,将如何解决财政预算、时间表等棘手问题。
“嫦娥”十年 “奔月”不止
十年前,中国发射了首颗探月卫星,该国野心勃勃的探月工程开始。同样对月球感兴趣的还有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不过在探月这件事上,中国似乎更爱“单打独斗”,而美、俄、欧则选择合作建设。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9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