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查理检查站
2011年10月27日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同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已经谈判了数月之久,但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赫鲁晓夫原计划将整个柏林市从二战国盟的共同管理下剥离出来,并逐渐把柏林融进"民主德国"的版图,此时的柏林市被二战战胜国划成4块,英、美、法、苏各占一块。
1961年8月:开始修筑柏林墙
肯尼迪拒绝了这一计划。这时,赫鲁晓夫向民德政府建造柏林墙的计划开放了绿灯。1961年8月13日清晨,民主德国的建筑工人开始将该国首都同柏林西部隔离开来,由此,"冷战"迎来了新一轮高峰。尽管如此,西方国家除了在外交上表现愤怒之外,并没有给出更大的动作。一星期后,美国副总统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访问了已被隔成两半的柏林,他向西柏林居民做出保证,美国将保护他们的自由。但他也承认,柏林的高墙将存在下去。
这时,盟国方面的城市最高指挥官开始设立过境通道口,西方士兵以及外交官可以不受检察通过高墙,前往西德或者进入柏林东部。其中的一个通道口设在弗里德里希大街同奇默大街的交叉处。数天之后,美国士兵在弗里德里希大街中央修筑了一个跟香肠小卖部差不多大小的木板棚。
"查理检查站"
于是,盟国军人和外交官便可以从这里进入柏林西部,或者从西部进入柏林苏占区。这个被称作"查理检查站"的关卡的重要性后来有所增加,因为民德内政部长的建议得到贯彻,即所有外交官以及军人只能经过这个通道口从西部进入东部,如果他们希望不受检查的话。
查理检查站建成数周之后,紧张局势便再次升级:民德政府希望在这个检查站也设立边境检查。一名美国军官到东部看了一场话剧,返回西柏林时被民德边防人员扣押下来。民德一方面希望借此打开一个"下不为例"的警示,同时也想试探一下西方会作出哪些报复手段。答案很快就出现了:美国火速派来全副武装的车队,强行迫使对方立即放人。
坦克同坦克相对峙
鉴于紧张局势的升级,美国总统的私人高参克莱伊(Lucius Clay)将军下令,美国军队派遣坦克开往查理检查站的西侧并在那里待命。这是向苏联发去的明确无误的信号:你们只准前行到这里,不可以继续走下去,我们保障西柏林的自由。
赫鲁晓夫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做出的挑衅行为。在这种箭在弦上的紧张情形下,赫鲁晓夫也向查理检查站派去了坦克。这一下,柏林的市中心集中了30多辆随时准备开火的坦克,他们分别来自"冷战"的两个主要对手。参与的士兵事后在做记录的时候承认,他们做好了开枪的全部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当时,不论是位于波恩的西德政府,还是东柏林的民德政府,都没有参与这一决策,所有的决定都是两大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自行制定的。多年过去后,在一部德国电视一台制作的纪录片中,当年苏联一方的指挥官格里波科夫(Anatoly Gribkov)将军回忆说,苏联高级指挥部将当时的情况定为"危急"一级。克里姆林宫的命令是,"不要为挑衅制造契机"。
后退10米
赫鲁晓夫同肯尼迪终于通了电话,之后柏林局势得到缓解。这也是所谓的"红色电话"经历的首次考验,这条直通电话线路保证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直接沟通。
虽然美苏两国政治家都对其负责柏林的指挥官下达命令,要他们以武力回击武力,但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肯尼迪,都没有兴趣让柏林的军事对峙发展成战争。
肯尼迪向时刻同东柏林最高指挥官保持连线的赫鲁晓夫发问道,苏联军队能否将坦克后撤一点儿,如果可以,他也下令让美方坦克后撤一些,而不会显得丢面子。赫鲁晓夫说完全同意。
像一只暗中操作的巨手,先是苏联坦克,然后是美制坦克,它们都向后撤了大约10米,然后又都停下。虽然它们的大炮仍然还在瞄准对方,但立即开火的真正危险却被消解了。
作者:Matthias von Hellfeld 编译:李鱼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