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疫情之下,没有赢家”
2020年2月15日德国之声:新冠病毒在您看来将造成怎样的经济损失?
弗拉彻尔:目前,新冠病毒就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带来的伤害做一个可靠的判断,难度极高。 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因为病毒怎样扩散、这一过程持续多长时间,还并不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可以肯定的还有,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极为重要,所以大家都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两个因素很关键:一是奢侈产品如德国汽车工业以及旅游业将深受打击,世界经济受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像德国这样的国民经济;第二,增值链受冲击。德国汽车产业生产一台车,需要大量来自国外的前期生产,包括来自中国的。前期生产得不到保障,德国工厂就得停工,或延期生产。这将提高成本。成本上升是肯定的,但目前还很难对它量化,德国和欧洲都将深受其害。
德国之声:哪些产业受挫最严重?
弗拉彻尔:在德国和欧洲,出口企业受影响最深,汽车行业、机械制造,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航空公司,我们看到人们出门旅游的热情锐减。德国国内的服务行业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负面影响。总之,哪些行业受影响最深,是清楚的。
德国之声:这场危机会产生赢家吗?比如卫生保健产品的价格猛升。
弗拉彻尔:不会。当然有卫生产品或者药品销量增高的现象,但从宏观经济看,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输家。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之所以称之为系统问题,是因为人们深怀忧虑,有害怕情绪,影响到信心;加上企业不确定因素变多。于是,不论对产品的需求,还是生产本身,所有领域都受到负面冲击。这样看,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德国之声:我们观察到,口罩的价格翻几十倍。可以说,德国有人发"病毒财"吗?
弗拉彻尔:这样说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自然,商品紧缺时,会有人利用这一时机,多半是中间商,而不是生产商。这是乘人之危的行为。国家和法治系统有义务出面对这样的行为加以限制。但这样的行为是例外。
德国之声:20倍、30倍地涨价,是违法行为吗?
弗拉彻尔:德国有针对高利贷盘剥的法律。如果一个商品之前售价3欧元,紧缺后售价为50欧元,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干预并指出,这样的作法很过分,是利用他人的困境。但如果牵涉面很小,便很难实施,迅速处理更是办不到:如果打官司,半年后才有结果。这也是这类问题在各个层面难以解决的地方。
德国之声:新冠病毒对德国有怎样的经济影响?
弗拉彻尔:新冠病毒对德国经济有两方面影响:相对于其他国家,德国受害较深,当然受影响更深的是中国的邻国。德国是外向型经济,我们经济产能的一半来自出口,7%的出口面对中国,中国走下坡路,德国自然深受其害。第二,人们担忧病毒传到德国来。目前只有15、16人受到感染,虽比其他工业国家的同类数字要高,但要强调的是,数字本身很低。如果该数字升高 - 我们不希望这样,但如果出现这一情况,人们的信心也会丧失,同时改变消费行为。目前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如果中国的疫情继续扩大,我们必须考虑到以上忧虑。
德国之声:中国应采取怎样措施,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弗拉彻尔:发生这样的疫情危机,最重要的是公开信息、保证透明性以及交流渠道畅通。在这一点上,中国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做得很差,之后有了180度的转变。现在实施开诚布公的交流,继续这么做很重要。公开、诚实地公布数字,排查问题,而不是遮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至于隔离等措施,中国已十分有效地行动起来。现在要重建企业和人民的信心,让经济机器运转起来,人们回到工作岗位,企业开始生产。因为春节,中国的经济生产已停滞很长时间,现在开工的还很少。怎样有序地重新开启经济生产过程,做到不害怕、不担心、不受谴责,这对中国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弗拉彻尔(Marcel Fratzscher)是德国经济研究所(DIW)所长,同时兼任柏林洪堡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