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土地改革试点
2015年3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华社报道称,中国人大常委会在2月27日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进行农土地改革试点。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北京计划修建的新机场就选址在大兴区境内。
中国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在周三(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试点地区有关禁止非耕地所有权转让的规定将做出"暂时调整"。
据中国媒体报道,这次的土地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中国所谓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农村地区的非耕地,所有权归集体,一般被用来开展工商业活动,比如办乡镇企业。
征地纠纷层出不穷
按照中国现行法律,只有政府有权征收农村土地,然后出售给地产开发商。而在这一过程中,被征地的农民得到的赔偿金往往数额很小,有时甚至完全没有赔偿,而政府转手卖地时却能获取巨大利润。征地纠纷引发社会严重不满,经常导致冲突事件。
北京律师王才量表示,比如要在一处乡镇企业用地上建设类似加油站这样的商业设施。按照以前的规定,必须由政府出面征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如果该乡镇企业效益不佳,这一补偿数字可能会相当低,但政府在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加油站建设方时却可以收取极高费用。
而在改革试点地区,今后的做法可能是,土地使用权在乡镇企业和加油站建设方之间直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流转,政府不再扮演"中间商"或"掮客"的角色。
土地改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按照中国媒体的说法,本次土地改革试点,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
与此同时,允许农民转让土地也可以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是中国持续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农民可以借助转让土地后所获资金,更为方便的进入城市生活。
改革:进步还是倒退?
傅莹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强调,相关土地改革仅为试点,并非最终政策,"底线就是要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如果试点实践证明可行,便会对现有法律做出修改。否则,将重新恢复使用现有的法律规定。
在2013年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决定在现有土地权属基础上,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
北京律师王才量表示,本次改革试点是以上承诺的一种具体实践,旨在提高农村地区民众收入,并减少地方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冲突。但这一试点对于未来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仍是未知数。"问题的关键是,谁是相关土地的决策者?如果依然是乡镇政府、地产开放商或村干部,而不是农民,那么我认为这一项目将是一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