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慕尼黑啤酒节
2013年9月1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国办啤酒节,规模一定要大,最好比慕尼黑的还要大。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啤酒棚堪称世界之最,能容纳11000名客人。但在长长的条桌前,只坐了几百名光顾者,他们正小心翼翼地品尝德国啤酒。"啤酒还行,黑啤酒相当不错,喝啤酒嘛必须大口喝,小口喝不行。"
主办者希望营造慕尼黑啤酒节的氛围,啤酒棚里的女服务员都穿着巴伐利亚传统的"村姑装",啤酒也是获得德国特许酿造的,此外还特意从慕尼黑进口了15万升黑啤酒。尽管如此,慕尼黑啤酒节草坪上那特有的无拘无束的欢快气氛在这里还是难以找到。一位年轻人说:"我觉得可能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太对吧。我想象中应该是各国人都有,也比较热闹。但现在看来也没有演出什么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感觉大多数人都是进来看看,就出去了,也没有在这儿喝酒。"
客人中还有几位来自德国的"散兵游勇",他们也难以完全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来自考夫伯伦(Kaufbeuren)的彼得(Peter)说:"人太少了点,不过其他方面跟慕尼黑差不多。"他的朋友说:"慕尼黑的啤酒节当然热闹多了,不过中国人还在学习嘛。"
"小杯没有气氛"
就在彼得和他的朋友们喝第三杯啤酒的时候,多数中国人还难以适应巨大沉重如坛子的德国式啤酒杯。中国的一杯啤酒容量也就相当于一杯果汁。德国容量为一升的啤酒杯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太大了。于是他们要不就几个人分着喝,要不就把剩下的装进塑料瓶"打包"回家--浪费可不行!不过主办者之一唐东民(音)可不想搞得不伦不类,他自己去过慕尼黑11次。根据他的观察,"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大家唱完之后一、二、三干杯,大家都举起酒杯,这种歌的节奏,只有用这种酒杯才能配合出那种气氛,如果用小酒杯就没有这种气氛了。"
两年前北京曾首次尝试引进慕尼黑啤酒节。但选择的场地离市区太远,几乎在郊野。这一次效果应该更好。北京市还特别从慕尼黑请来了顾问--慕尼黑市议员贝利克(Oliver Belik)。问题是,慕尼黑啤酒节能不能搞"翻版"?贝利克说:"这里有一些慕尼黑的东西,啤酒是慕尼黑的,有来自慕尼黑的乐队,许多技术装备也来自慕尼黑。主办城市北京对慕尼黑作了细致的观察,什么搞得起来,什么搞不起来,什么效果好,什么效果不好。"
尽管如此,总共4个啤酒棚中有3个空空如也。但唐东民兵不因此气馁。他相信,用不了几年,北京的慕尼黑啤酒节也会创出牌子。具有两百年历史的慕尼黑啤酒节是无法在一夜之间"移植"到另一个国度的,中国也不例外。
作者:ARD 编译:叶宣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