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繁
电视直播节目
最新视频
焦点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特朗普
广告
债务危机
债务可以简单的解释为一个自然人或公司、财团、组织、政府等机构法人亏欠其他个体的东西,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别的有价物。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北京斥10万亿救地方债 能拉动经济吗?
11月8日,中国政府公布了一项价值10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计划,旨在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并拉动近期疲软的经济增长。这一措施正值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在选战期间扬言要对全部中国商品加征60%以上的巨额关税。
在中印之间回旋求援:马尔代夫总统访印度
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祖周一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此行旨在修复自去年穆伊祖上台后一直紧张的两国关系,让马尔代夫继续获得印度的财政支援。
德语媒体:危机不会消失
中国政府本周推出的刺激经济措施虽然规模可观,但是否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问题?德语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
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迪萨纳亚克就任斯里兰卡总统
9月23日,马克思主义者迪萨纳亚克宣誓就职,成为斯里兰卡新一任总统。此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选民对守旧派“说不”,他们指责守旧派造成了该国的经济危机。
德语媒体:中国的非洲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同以往一样,本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再次向与会的50多个非洲政府首脑做出慷慨承诺:中国将在今后几年后,向非洲投资510亿美元,并将在当地催生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魅力攻势
九月五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合作关系的光与影
北京正在举行第9届中非合作论坛,这个于2000年成立的机制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二十多年来中国在非洲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最重要的伙伴。
中国对非洲贷款七年来首次增长
中国对非洲贷款额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增长,这表明中国似乎正在非洲大陆上寻求一种更可持续的贷款方案。
德语媒体:中非合作真是互惠互利吗?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FOCAC)即将于9月4日至9月6日于北京举行,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有53个非洲国家将出席本次论坛。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如此热衷于中东事务?
德国《世界报》发表分析文章指出,过去十年来,北京巧妙地扩大了影响力,填补了华盛顿留下的每一个空白。中东的政治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北京在该地区的和平计划也并非大公无私。《商报》撰文分析为何希腊对曾经对其慷慨出手救急的中国,热情态度逐渐降温?
德语媒体:中国与全球南方
谈到惩罚性关税,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欧盟和中国之间持续不断的贸易争端,然而,事实上,全球南方的贫困国家同中国之间,贸易领域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
巴基斯坦的中国债务困局
常被中国民间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多年来获得了大量中国贷款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并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然而,如何偿还这些债务,成了伊斯兰堡的大问题。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中国需要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因此会再次允许延期还债。
老挝从中国大量贷款 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有多大?
中国为老挝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并不便宜的贷款,这些投资尚未带来预期的回报,而老挝的债务问题则日趋严重。目前老挝做东正在举办东盟外长会议。
德语媒体:《北京宣言》和“复苏乏力”
媒体看中国
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愿意扮演愈发主动的角色,德语媒体对此加以关注。另外,二十大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官方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解决“复苏乏力”的问题,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思考。
70岁生日之际 默克尔政绩毁誉并存
今年7月17日前联邦总理默克尔迎来70岁生日,德国联邦总统也给默克尔送上了祝福。而大部分德国人表示,现在的德国比默克尔任期内要糟糕。
三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中国官员承认“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
鉴于当前中国经济的低迷态势,周四在北京结束的中共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尤为引起各方关注。分析人士对全会没有“新意”而感到失望的同时,北京官员也并不讳言推进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
三中全会闭幕:充斥口号的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20届三中全会周四在北京闭幕。会后发布的公报中,提出了内容广泛的政治及经济目标,包括促进工业现代化、提升内需以及遏制房地产及债务危机等,但公报中并未提及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中国能否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雄心历经了新冠疫情的打击和房地产危机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升经济增长将成为中共三中全会的首要关注点。
三中全会将如何为中国经济"指明方向"?
中国二十大三中全会将于下周在北京开幕。在当前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老龄化严重以及地缘政治关系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姗姗来迟的"三中全会"将如何为中国经济"指明方向",自然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新预算达成共识 德国打算这样刺激经济
德国今年预期仅会迎来“迷你型”的增长,企业对投资持观望态度,私人消费也并不强劲。德国政府如今计划采取全面的减负措施促增长。在宣布就2025年预算草案达成一致的同时,德国三党联合政府介绍了可能为明年带来0.5%的额外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中国房地产见曙光?专家担心步日本后尘
过去一年,中国新开工建设的住房明显减少。饱受打击的房地产行业终于开始正视长期供过于求的问题。这燃起了人们对危机即将过去的希望。但专家指出,应对政策中缺失的是不良资产的清理,这使人们担心会出现类似日本的经济停滞。
瓜达尔港:“一带一路”败相毕露?
曾几何时,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被认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和旗舰项目。近二十年过去了,该港口仍然空空荡荡。中国的全球投资计划打错了算盘吗?德国之声对此进行了访谈和研究。
中国发行超长期国债 举债万亿刺激经济
中国政府于今年两会上宣布的新一轮超长期国债周五(5月17日)开始发行。分析人士认为,此举短期内或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速,但对能否有效刺激信贷存疑。
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网民:还是买不起
中国省会城市杭州和西安市本周四(5月9日)先后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引起广泛议论。有专家认为,此举意味着除了京沪深,其他城市均有可能会取消限购。
欧洲大选:德国选民最关注移民议题
欧洲议会6月即将举行大选。根据最新民调,德国选民对欧洲大选没有太大兴趣。41%的受访者表示,移民、庇护与融合政策是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
德国需全面“翻新改造” 但谁来买单?
公路、桥梁、铁路——老旧而破败。没有新的输电线——能源转型就不可能实现。德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数十亿欧元的投资,但国库已经空空如也。
从稳定到负面:惠誉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经济在向新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公共财政出现风险。中国财政部对此表示感到遗憾。
危机笼罩之下 德国出生率明显下滑
2023年,德国生育率明显低于往年。研究人员认为,各种各样的危机,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德国罢工浪潮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影响吗?
劳工抗议正在席卷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渗透到航空、运输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罢工浪潮将对德国本已艰难的经济增长造成怎样的打击?
经济反弹?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意外增长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的出口意外增长7.1%,贸易顺差达到1250亿美元。但是在经历了几年的低增长和房地产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必须令其保持包括出口在内的持续增长,才能提升人们的信心。
德语媒体:中国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德语媒体关注到近日中国广泛报道的贵州女企业家向政府讨工程款、却被控"寻衅滋事"的消息,认为这反映出地方债台高筑的问题。而出现在许多地区的类似案例如同一枚枚小型定时炸弹。
德意志银行拟向中国房企世茂提清算诉讼
路透社报道称,德意志银行准备在香港向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集团提出清算诉讼。2022年,世茂未能偿还到期的10亿美元债券,价值117亿美元的外债被视为违约。
盛极而哀 中国房产业风雨飘摇
外界估计,房地产业占中国GDP的四分之一以上。2021年,中国强化对房地产业融资的监管,此后产业又面臨接二连三的危机,开发商先后爆发违约,被迫展开债务重组。尽管央行和地方政府放松限购政策,但在经济发展预期低迷的情况下,刺激措施似乎难以奏效。
步恒大后尘?碧桂园遭债权人提清盘呈请
债台高筑的恒大集团今年1月刚被勒令清盘,如今碧桂园也遭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碧桂园称这是“单一债权人的激进行动”,将极力反对呈请。中国房地产是否又将刮起另一阵风暴?
墙外文摘:中国人会再次跌入贫困吗?
有评论认为全部土地和整个银行体系的国有制,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降。确定的是这已在发生,还会继续发生;不确定的只是变坏的速度会有多快。如果危机爆发就会突然之间出现大规模失业;但如不爆发金融危机,那么就是“温水煮青蛙”式的逐渐越搞越坏。
艰难达成:德国联邦议会通过财政预算
经过数周延迟,德国联邦议会终于通过了2024年度的财政预算。为了填补一项经费缺口,所采取的节约措施中包括逐步取消农业柴油补贴。不久前,这曾引发农民抗议浪潮。
卖房抵债 碧桂园出售伦敦房产
同恒大一样陷入债务危机的中国另一家房地产巨头碧桂园即将销售其位于伦敦的一个房产项目。此前,就有消息称,碧桂园正在挂牌转让位于中国境内和澳大利亚的一些房产项目。
德语媒体:恒大的骨牌效应
周一的香港法庭对恒大集团发出的清盘令,对股市造成冲击。而这一裁决将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行业、乃至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目前显然还无法断言。
德语媒体:中国房地产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本周一,香港一家法庭下令对中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进行清盘。德语媒体普遍认为,此举不仅对本已陷入危机的中国房地产行业造成重大冲击,而与此相关的社会及政治风险也不容小觑。
墙外文摘:习近平不这么糟糕,中国经济也会遇到大麻烦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开始变得像是一个糟糕的经济管理者,其任意干预的倾向——这是专制者惯做的事情——扼杀了民营部门的积极性。但即使习近平是更好的领导人,中国也会陷入困境。同时,“我们不要对中国的经济下滑幸灾乐祸,这可能会成为所有人的问题。”
增长5.2%?很多中国人感觉到经济正在衰退
尽管中国官方公布2023年经济增长了5.2%,超过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但是,对于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因房产贬值而惶惶不安的业主以及收入低于前一年的工人来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人的感觉是在衰退。
2024年 中国经济的五大隐患
房地产行业陷入重重危机、消费者对未来信心不足,特朗普有可能会重返白宫:过去一年当中,中国经济虽然渐趋稳定,但新的一年需要面临的挑战也有很多。
达沃斯年会开幕:人工智能假信息或成为最大的危险
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拉开帷幕。中东和乌克兰的战争、经济衰退的阴影和人工智能的挑战将是人民讨论的重要话题。
媒体:欧盟为资助乌克兰准备B计划
《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在为继续援助乌克兰准备后备计划,以绕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对。其中包括一项高达200亿欧元的集资计划,该计划是以债务担保的形式,可以让基辅迅速获得资金。
“新丝绸之路”上的裂痕
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超过1万亿欧元的贷款。但越来越多的债务国要求延迟偿还贷款,这也是因为并非所有的投资都能盈利的缘故。
同中国脱钩将重创德国经济,但可控?
位于基尔的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一项调研显示,同中国突然脱钩,将给德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但打击程度并不会超越以往的严重危机。调研同时还显示,脱钩让中国蒙受的损失将远远超过德国。
穆迪下调中国信评 蓝筹股跌至近5年新低
在房企暴雷、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未解的状况下,中国5日遭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让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隐忧再度浮上台面。但中国财政部回应称中国的“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穆迪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中国央行行长称只有少数省份还债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昨天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清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的整体债务在国际水平中处于中低位,目前只有少数省份在还债时会遇到困难。
中国是如何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的?
为了促进贸易,中国向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1.3万亿美元贷款。不过,面对这个巨大的数字,中国该如何确保借出去的钱能顺利收回呢?
2024年如何保增长?路透:政府顾问建议中国加大刺激
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的经济顾问呼吁明年也保持稳定的增长目标。鉴于中国的政治环境导致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几乎无法出现,他们寄希望于政府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刺激措施。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2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