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没有新希望 国际法能断钓鱼岛
2012年10月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民进党重量级人物谢长廷本周访问中国大陆,虽然是以调酒的名义进行私人旅行,但是舆论无不窥探其政治意义。民进党智库成员陈大钧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谢长廷前往大陆访问,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陈大钧说,民进党向来坚持台湾的主权,不赞同国民党将主权模煳化,显见在此一问题上,民进党和北京仍有待进一步磨合或是沟通。但是,谢长廷踏出这一步之后,民进党的其他领导层未来和中国大陆接触就不会"瞻前顾后",就算是民进党中的独派也不反对两岸在经济等方面加强接触。
台湾《苹果日报》发表社论,认为谢长廷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评论认为,"国共联手,民进党更有理由胜出,因为根据各方民调,台湾人民的政治认同约7成认为自己是台湾人,8成左右不喜欢共产党,也认为中国对台湾有敌意。如果这些民调正确,国共联手应该是国民党的罩门,怎麽会反而对民进党不利?民进党不解决这个悖论,永难翻身。 "
十八大不会带来新希望
中共十八大定于11月8日召开,新一代领导人将会产生。他们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吗?《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带来全新的政策。
文章说,乐观的人士希望,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将意味着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向,通过刺激消费和减少投资,来使中国经济增长走上可持续之路。新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背景与以往不同──他们中有更多经济学家和律师,工程师的数量减少。但是,鉴于中国领导人个性的鲜为人知和中国政策符号的晦涩难懂,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中国领导人和他们的政策上是有风险的。
旅居德国的政治学学者彭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共惩罚薄熙来是为了巩固一党专制,而不是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说, "据我看来,中共中央倒薄跟中国共产党以后是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多大关联。倒薄并不是为了进行政治意义上的体制改革,而是为了排除党内像薄熙来这样的不跟党中央保持一致,走个人的权力路线的人。"
国际法能解决钓鱼岛争端
近段时间的中日冲突,谁是最终的获利者?据日本共同网报道,韩国高丽大学名誉教授徐镇英日前就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发表看法,认为日中两国政治家迎合民族主义舆论导致对立激化,而获得一定实际利益的中国会收回矛头,事态将趋于平息。徐镇英教授认为,中国暗示使用武力不过是一种辞令。就像日本不会在独岛(竹岛)问题上使用武力一样,中国没理由为了尖阁问题连国家命运都赌上。
既然从来就没有准备打仗,那么煽动国内的好战情绪,就是一种对国民的欺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解决领土纷争吗?现有国际法到底能不能解决一系列中国东海和南中国海的岛屿主权冲突?纽约大学法学教授孔杰荣在台湾《中国时报》的专栏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孔杰荣教授认为,东北亚或许会得益于效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所采取的政策。中国和日本应采纳法国和西德的模式,坚定地带领其人民远离历史积怨,形成一个区域共同体,逐渐设立协调政策和共筑合作的机制。但是,东亚国家历来倾向于对国际司法和仲裁机构持不信任态度,认为它们是由西方主导的机构。
孔杰荣教授呼吁,东亚的两个大国是时候该抛弃一览无遗的自相矛盾和不计后果的惺惺作态了,应该开始用成熟和富有远见的方式,如同处理其他问题一样处理岛屿争端。为保卫国家主权而情绪化地信誓旦旦、片面的广告、有组织的大规模示威活动、自我毁灭式的经济制裁和戏剧化的海岸警备队小型冲突,正威胁着破坏该地区已取得的各种成就。
作者:张平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