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开出租车并不轻松
2015年5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午时分的波恩火车站前,近20辆出租车正在排队候客。德国的出租车,不论是私营个体户,还是大型出租车公司的车辆,其外观都大体相似,总是米色涂装。
出租司机米夏埃尔(Michael)干这份工作已经36年。他的车现在正排在队伍末尾,他估计还需要半小时时间才能排到队首接客。
他对德国之声记者说,他偶尔也会在广播中听说中国一些出租车司机罢工的消息。米夏埃尔说,虽然他对中国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放在哪个国家,出租车司机都不会是一个事少钱多的轻松差事。
电调中心份子钱:每月250欧元
德国的出租车司机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挂靠出租车公司的雇员,每月的收入相对固定,旱涝保收,但也绝非高收入;还有一类就是像米夏埃尔这样的个体经营户,他们自行购买车辆、上牌,从市政部门获得出租车营运许可,自负盈亏。米夏埃尔指着前面一辆车说,挂靠出租车公司,就好比吃大锅饭;尤其是今年德国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后,不论是勤快干活还是怠工偷懒,月底的工资也都基本按照每周40小时、每小时税前8.5欧元的标准支付。
闲谈间,米夏埃尔的车已经往前挪了几个位置。他说,作为个体经营户,在具体工作方式上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集散地排队候客,或者通过电话调度中心接收订单。米夏埃尔特地向记者强调,波恩市的电调中心是第三方的行业服务机构,和出租车公司没有关系。不论是个体户,还是企业雇员,电调中心都一视同仁,对每辆车收取每月250欧元左右的电调服务费。当然,如果是挂靠出租车公司的雇员,这笔费用一般会由企业支付。
德国城市也有出租车数量管控
在中国的出租车市场上,除了"份子钱"之外,另一个争议点就是出租车市场准入以及数量管控。波恩的出租车司机米夏埃尔对记者说,德国各个城市的出租车市场准入机制并不完全一样。汉堡等城市基本没有数量管控,申请者只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条件,都能从市政管理部门获得出租车营运牌照。米夏埃尔说,就他了解,汉堡市的出租车市场有些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对于个体经营户来说颇为不易。
而在30万人口的波恩市,管理部门对出租车总量进行管控。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会被填入等候名单。米夏埃尔介绍说,运气不好的时候,等上一两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出租车总量的配额也并非一成不变。德国商会(IHK)会定期对当地出租车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评估,而市政管理部门则会参考评估结果来扩大或缩小配额。
收入水平:还凑合
米夏埃尔的车又向前挪动了几个位置。他对记者说,波恩的出租车市场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虽然和三十年前的"好时光"没法比较,但眼下的生意也不是太难做。"你看,这排队没过多长时间,我这车也快到最前面了。"
米夏埃尔给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账:像他这样年纪比较大的"不太卖力的个体户司机",差不多每天做到150欧元的营业额就收工回家,"我的儿女都已经工作了,没必要加班。所以我每个星期就工作五天,一点也不多干。"而在开支方面,每月的油钱、税费、保险,"好几百欧元总是要的。"此外还有给电话调度中心的250欧元服务费,以及给手机APP缴纳的少量使用费。米夏埃尔说,这样的收入水平对他来说当然还凑合,但对于那些子女未成年的司机而言,养家糊口的压力就会比较大。"而且,这车也不便宜。像这样比较宽敞的奔驰车,全新的要3万多欧元,这笔钱自然也是要摊到成本里去的。"
这时,米夏埃尔的车已经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两名乘客提着行李正要上车。米夏埃尔走下车,为乘客打开了后备箱。记者和米夏埃尔短暂话别,看了看表,时间大约过去了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