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长主张继续为提中国供发展援助
2008年9月3日早在前一段时间,德国政界就有不少声音呼吁停止对中国提供发展援助,人们质疑,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出德国数倍,外汇储备资金雄厚,德国还有必要向这个日益强大的东亚大国支付大笔的援助资金吗?德国财政部长佩尔·施泰因布吕克访问中国期间明确表示,德国还会继续向中国支付发展援助,而且要通过非传统的新型援助方式,让中国和德国经济都受益。
中国拥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还有世界名列前茅的贸易出口额,看起来它并不是那么依赖于传统形式的发展援助。然而,德国每年还是为中国支付约七千万欧元的援助资金,以帮助这个亚洲巨人进行技术和金融建设。因为,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这个国家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贫困问题,在许多方面还相当落后。德国财政部长佩尔·施泰因布吕克认为,虽然中国完全有财力自己解决消除贫困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德国支付的发展援助资金还是物有所值的。他说:"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涉及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发展援助,而更多的是经济合作。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支付这笔援助资金作为敲门砖,为我们德国的经济界,德国的企业,尤其是德国的金融机构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优越的条件。"
不仅如此,通过向中国进行技术援助,还可以使德国的经济和技术规范在中国得到确立,这样也可以稍微扭转一下美国标准统治中国市场的局面。比如在立法方面,德国法学专家就在通过法制国家对话等方式,帮助这个曾经的共产主义体制建立现代法律体系。这样德国企业在中国也可以得到便利,因为他们面对的法律条文和制度规范和德国本土都很相似。德国的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标准也推广到了中国的工业生产领域。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北京代表处主任库曼女士认为,这对中国当地的劳动者是有益的。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她说:"用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间接的保护德国消费者:比如,德国家庭装饰用的圣诞树就不会再含有什么有毒物质,而且也不是童工制作的。"
随德国财政部长一同访问中国的联邦议会基民盟党团副主席、财政专家麦斯特也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假如德国把发展援助还限制在传统的消除贫困或是提供食品等方面的话,那么这高达几千万欧元的援助金额就无法自圆其说了。麦斯特说:"通过发展援助,我们要使双方的经济合作获得更多新的内容和质量。如果德国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世界贸易伙伴,能够促使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话,那么这说到底还是有利于德国的。"
因为,在气候保护等方面涉及的也是全球的利益。负责提供发展援助方面信贷业务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金融专家就建议,在中国气候寒冷的东北推行一个远程供暖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减少超过一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中国的确还是个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