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中国模式能否复制?
2017年12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尔姆出版的《西南新闻报》以"中国正在完善网络监控"为题,关注了北京当局目前正大举投资建设的社会信用体系与数据监控措施。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始试点。2020年,每个中国人都必须登入这一体系。按照计划,每个人的起始信用评分是1000分。评分超过1300分,就会获得AAA评级。而一旦评分低于600,就会被打入最低的D级,此时甚至有丢掉工作之虞。"
"每个人都能通过手机App查询自己的信用评分。政府、银行、雇主、购物网站、旅行社、航空公司也都能查看评分。评级所参照的数据来自于网上购物、网络发帖、网络搜索内容、旅行计划、手机支付记录、病例资料、法院文书。计算机综合评估这些数据后,算出得分。"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抗议这一计划。相比政府,很多中国人还是更不信任其他人。当权者用铁腕手段'教化'本国民众的计划,还获得了普遍的支持。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已经积极地展开了一些前期工作。在中国政府眼中,这些企业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阿里巴巴已经收集了将近8亿用户的数据,用户也已经可以自愿加入'芝麻信用'体系。"
"不久以后,各大城市都将全面铺开带有人脸自动识别功能的监控摄像头,民众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也将被记录下来,并被纳入信用体系。这些行为不仅仅包括是否违反交通法规,还包括是否在超市收银台自觉排队。"
文章随后援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政治学者米莉(Mirjam Meissner)的观点指出,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计划将不同的用户信息全面整合。"通过IT技术来引导民众的行为,中国将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北京当局毫不避讳这一点,并且还公开要求利用现有数据实现这一目标。这一项目的受害者将会是那些行为举止与中共的模范公民相异的人。"
"这一社会信用体系将来是否还会囊括政治忠诚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网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在试点城市山东荣城,经常阅读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网站的人能够获得附加评分;而在社交媒体上抨击国家的缺点,则会导致扣分。在这名北京网民眼中,这不仅仅是'全面管控';他担心中国政府想借此来打造'共产主义模范公民'。"
苏黎世出版的《金融经济报》以"中国模式是一个特例"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尽管中国模式很多时候相当诱人,但是在不少方面存在显著缺陷;并不是任何国家都能通过中国模式复制其成功。
文章注意到了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到要让中国模式成为那些想要维持自主性同时又想快速发展的国家之"新选项",随后问道,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模式?
作者归纳指出,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威权政府、注重稳定、国家宏观调控的产业与财政政策、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业化、同时也支持小农经济、外贸开放、接纳新技术。毫无疑问,这一模式帮助中国取得了过去30年的成功,让数以亿计的人脱离了贫困。"
文章随后分析认为,威权政府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前提,并指出民主体制虽然低效,但是其协商与选举机制却有助于化解冲突,而独立司法以及公民社会也具有纠正政府错误的功能。作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更加稳定的是民主体制。
"不过,习近平所倡导的中国政治特色,其实和他并没有太大关系。这些特色其实是中国封建时期以及中共执政早期的残余,包括:基于绩效的选拔晋升机制、确保等级与忠诚的组织制度,同时又不损害地方治理水准,以及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与管理上的分散。"
"换句话说:尽管中国模式非常诱人,但是在有些方面存在着缺陷,并不是容易复制的。面对习近平的倡议,每一个想要追随中国模式、却没有与中国相类似的组织与历史背景的国家,最终很可能不会取得满意的成果。中国的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方面,还包括其巨大的、日益富足的国内市场,它能够吸引外国资本,并让后者接受自己的条件。"
作者最后评论说:"不论当今中国的掌权者说什么,中国的发展道路,真的只适合中国。"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